美國兒童教育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Thomas Armstrong)指出,對學齡前兒童來說,自由玩耍比有計劃的活動更健康、更有愛。父母應該避免用各種活動填滿孩子的時間。每個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自由時間。
2.鼓勵更多的鍛煉
和孩子壹起做運動,不僅能鍛煉孩子的身體素質,還能讓她更加開朗。保持動態的生活狀態,可以適度緩解孩子的壓力和情緒,可以讓孩子喜歡自己。
3.經常笑
給妳和妳的孩子講笑話,和他們壹起笑,這對妳和他們都有好處。
4.創造性的贊美
孩子表現好的時候,不要只說好。具體點,給出細節,指出印象深刻或者比上次更好的地方。但是,也要註意表揚,不要養成孩子的錯誤期望。有些父母會用禮物和金錢獎勵孩子,讓孩子把註意力放在那些獎勵上,而不是好的行為上。
5.確保孩子們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能讓孩子健康,還能讓他們情緒穩定。無論是正餐還是零食,盡量遵循健康的原則,比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6.激發孩子內在的藝術天賦
讓孩子多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著音樂跳舞或拿著畫筆時,其實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7.經常擁抱
壹個溫柔的擁抱,傳遞的是無限的關懷和無言的愛。研究發現,溫柔的擁抱可以讓早產兒健康、活潑、情緒穩定。
8.聚精會神地聽
沒有任何睡眠能比專心聽講更讓孩子感到關心。當孩子和妳說話的時候,盡量停下妳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說話,不要中途打斷他。最好的傾聽時間是陪孩子上學,哄他睡覺。
9.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最好的壹面,但有時候過於急於提高成績,事事要求完美,反而會削弱孩子的自信心。
10.教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壹步都是孩子走向獨立的裏程碑。孩子會發現自己有能力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能給他帶來快樂和成就感。
11.給他壹個表演的舞臺。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天賦,為什麽不給他們壹個展示的機會呢?如果他喜歡講故事,在妳欣賞孩子天賦的時候,鼓勵他給妳講更多的故事。並且表現出妳的熱情,孩子會更有自信。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舒適的生活環境,更需要大人陪伴他去體驗他的成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