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大家都有“父母在,不遠行”的想法。同時,每個人對自己成長的家鄉都有自己獨特的感情。大部分年輕人大學畢業後選擇回老家工作。
說起清華大學,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中國是壹流大學,世界壹流大學。這所大學培養了無數的人才。畢業後,這些人去了世界各地,取得了許多令人自豪的成就。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清華校長王力宏,畢業後不顧勸阻,執意遠嫁非洲。如今24年過去了,她的現狀如何?
首先,說到王力宏,作為壹個地道的北京人,王力宏從小被父母的哥哥寵壞了。然而,面對父母兄長的疼愛,王力宏並沒有變得刁蠻任性。相反,她很努力,也很聰明。1992年,王力宏順利進入清華大學。在當時,能考上清華的無疑是國家高技術儲備人才。
這個時候,我們國家與其他國家的對外交流加深了很多。國內很多大學生都和世界其他國家簽訂了合作協議,或者有國家願意接收中國派出的留學生,烏幹達就是其中之壹。
烏幹達國內環境很好,四季如春,河流眾多。它曾被美國總統丘吉爾譽為“非洲之珠”。但是,就是這樣壹個資源豐富的國家,還沒有發展起來,還是壹個比較窮的國家。主要原因是近代烏幹達被英國殖民掠奪。
當初英國殖民時期,英國嚴格限制烏幹達發展,只允許烏幹達生產棉花、咖啡等。可以說烏幹達獨立後工業基礎非常薄弱,而且由於烏幹達政局不穩,國家壹直處於貧困狀態。我國很早就開始向烏幹達提供援助。不僅是醫療隊的援助,我們國內的大學也為烏幹達學生提供獎學金。
在清華大學的烏幹達留學生名單上,有壹個叫蘇瑪的非洲男孩,就讀於清華大學建築專業,他與王力宏在清華的相遇是壹段神奇的緣分。
當初,王力宏放假的時候,就出去打工準備勤工儉學。在做生意和賣零食的過程中,王力宏認識了蘇瑪。起初,當王力宏看到蘇瑪時,他只是對外國人在中國的工地上工作感到有點驚訝,而在接下來的兼職中,王力宏經常看到這個外國男孩,所以他慢慢地註意到了這壹點。
開學後,王力宏發現了壹個驚喜,那就是他關註了很久的那個外來工竟然是他的大學校友。這個發現讓王力宏驚訝了很長時間。於是王力宏主動走上前去搭訕蘇瑪,就這樣,兩人逐漸熟悉起來,並正式確定了關系。
然而,他們的戀情在王力宏的家庭中引起了巨大的爭議。畢竟,王力宏是個不折不扣的北京人。家裏雖然不是富裕家庭,但也是從小嬌生慣養,屬於中產家庭。
另壹方面,蘇馬雖然是烏幹達壹個酋長的兒子,但整體經濟落後。就連酋長的家庭情況也比國內大多數普通家庭要差。而且兩國距離很遠。如果女兒將來嫁人了,回娘家也不容易。王力宏的父母堅決反對這種關系。
然而,這壹切都不能阻止王力宏。她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跟隨蘇瑪回到烏幹達。但是到了烏後,王力宏才知道這個所謂的酋長家庭是什麽樣的環境,生活各方面都比較落後。但是王力宏沒有選擇離開。她堅持留下來和蘇瑪壹起建設家鄉。
在烏幹達生活的幾十年裏,王力宏創辦了壹所中文學校,王力宏擔任校長。幾十年來,王力宏壹直堅守著他的教育事業,後來通過媒體報道,引起了很多人的關註。王力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他曾想過放棄,但他覺得這樣的生活也是壹種幸福。所以壹直在堅持。
就在古代的王力可昭君,王力宏的行動不僅顯示了他們愛情的堅定,也為中烏兩國的友好關系樹立了友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