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雙轉移”發展戰略,廣州、梅州從高新區規劃範圍劃出4.03平方公裏作為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於2008年8月獲得第壹批競爭性扶持資金,2009年7月獲得第四批競爭性扶持資金。2011省政府同意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擴至梅州經濟開發區(部分),面積3.23平方公裏,使之成為“壹園兩區”的布局,面積7.26平方公裏。6月,2011入選全省十大重點產業轉移園區。201110成立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黨工委、管委會,實行“兩塊牌子、壹套人馬”的管理模式,在壹個框架內管理廣東梅州經濟開發區(東升工業園、蕉華工業園)、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園區重點發展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稀土深加工和稀土產品應用三大產業,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為重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格局。
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管委會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雙轉移”發展戰略。在廣州市、梅州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立足“生態園區、產業新城”的發展定位,團結協作,敢打硬仗,開拓創新,大力推進園區建設,大力招商引資,大力理順體制機制,推進園區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園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承載能力不斷提升。園區開辦了自己的超市、網吧、銀行、餐廳、歌舞廳、通信營業廳,基本實現了“吃、住、玩、樂”的“壹站式”服務。特別是中國500強企業碧桂園集團,計劃投資9.2億元建設星級商務酒店、中高級管理人員和科研人員公寓、住宅等。,努力為園區員工打造“五星級家園”,為我們帶來了“碧桂園”的品牌效應,直接提升了園區的建設水平;招商引資轉變為選擇優秀的投資人。大項目、好項目紛紛入園,產業特色日益明顯,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目前,園區已基本形成先進制造產業區、電子信息產業區、新型醫藥產業區、生物食品工程產業區等四大產業區。加快推進以深加工為核心的稀土高科技產業園、以汽車零部件和摩托車及其配件為核心的廣汽產業園、以新能源光伏制造為核心的新能源科技產業園等三個“園中園”的開發建設。通過資金集中投入、土地集中使用、政策優先傾斜等方式,重點在稀土產業鏈、汽車零部件產業鏈、新能源光伏產業鏈等方面進行招商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