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在瓜臺山觀察天地萬物,苦苦思索。突然,壹匹龍馬從龍馬洞裏飛出來,展開翅膀,落在了分心石上。龍馬上的黑白花紋深深吸引了伏羲,伏羲恍然大悟,世間的規律本來就是“陰陽”,世間萬物始終遵循著生老病死的規律。凡是向上發展,蓬勃向上的都是“陽”,凡是向下發展,衰敗向下的都是“陰”。並根據龍馬上的圖案繪制了八卦圖,這就是歷史上“河水畫圖”的傳說。
八卦是用“-”陽“-”陰來表示的八種不同的自然現象,是按“天地”來說的三個重要的東西。原因是伏羲時代沒有文字流通,意義只能用“畫”來表達,也就是“像”。有專家認為八卦符號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也有人認為八卦符號是文字的雛形。伏羲時代只有“象”沒有文字。人們可以通過看“象”來了解要表達的意圖,用“象”來解釋事物的屬性,並根據“象”來制作生活用具。八卦,即:幹()、坤()、真()、熏()、侃()、理()、艮()和對(),是對世間萬物的分類和歸納。伏羲在創造八卦時所取的原始意象是:行是天,坤是地,震是雷,悲。壹般來說,意義就是八個基本不變的象征內涵:幹調、坤順、熏金、坎金、離離、根之、對說。
八卦的出現首先是當時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其次是陰陽觀念和八路觀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