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太原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65年7月30日18時02分,在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逢蒙-旺達地區(北緯37.57度,東經112.40度)發生M2.4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介紹
山西地震帶;
魏奮地震帶。北起河北省宣化-淮安盆地、懷來-延慶盆地,南經陽原盆地。
地、盂縣盆地、大同盆地、盆地、靈丘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至渭河盆地。它是中國東部的另壹個強烈地震活動帶。山西1303洪洞8.0級地震和陜西1556滑縣8.0級地震都發生在這壹帶。6月1998+10月65438張北6.2級地震也在這個帶附近。有記錄以來,該地震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約160次。其中,地震7-7.9級;8級以上地震2次。
【編輯本段】分析判斷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世臻表示,歷史上山西地震帶發生過多次強震,但目前壹直處於相對較低的活躍狀態。對山西地震帶的認識主要是通過華北地震的活動特征來研究的。根據600多年的歷史資料,華北地區的地震活動表現為兩大活躍期:第壹活躍期為1481 ~ 1730,持續了250年。這個活躍期有壹個高潮,就是從1668到1695。在這27年裏,華北地區發生過4次7級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壹次是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另壹次是三河平谷8.5級地震(1679年),另外兩次地震發生在山西省,還有壹次是1683年山西平原7級地震。在華北第壹個活躍期,山西地震帶的活動水平很強。但第壹次活躍期平靜後,華北地區80多年沒有發生6級以上地震,處於相對平靜狀態。
孫世臻說,從那時起,有第二個活躍期,已經超過190年。第二活躍期也有壹個高潮,即1966年邢臺地震到1976年唐山地震。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4次7級以上的地震。在第二活躍期,山西地震帶的活動水平相對較弱。從目前的分析來看,第二個活躍期還沒有完全結束,可能處於壹個活躍狀態的後期。
[編輯本段]結論
從這個背景來看,未來幾年山西地震帶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不管現在是什麽情況,從大背景來看,山西地震帶相對處於低位,未來幾年發生大的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