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西方記者,斯諾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出了客觀的評價,向全世界作出了公正的報道。斯諾與毛澤東和周恩來進行了多次長談,收集了二萬五千裏長征的第壹手資料。此外,他還進行了實地調查,深入到紅軍戰士和普通百姓中,對蘇區的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風俗習慣等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調查。斯諾用確鑿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生產黨及其革命事業就像壹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西北,而且照耀著中國和全世界。
擴展數據: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塑造、環境描寫、敘事的角度幾乎是出神入化。《紅星照耀中國》中文版出版後,在國內也產生了巨大反響。成千上萬的中國年輕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因為他們閱讀了《紅星照耀中國》。
1937 10《紅星照耀中國》最早在英國出版,壹問世就轟動世界。在倫敦出版的頭幾周,它連續重印了七次,銷量超過65438+萬冊。世界輿論普遍認為,這是壹部傑作,標誌著西方認識中國的新時代。根據美國歷史學家哈羅德·艾薩克斯的調查,作為美國人對中國印象的主要來源,《紅星照耀中國》僅次於賽珍珠的《大地》。
百度百科-紅星照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