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壹段時間的迷茫,軟文營銷模式已經上升到了“雙贏”的境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被放在了第壹位。
這種軟文的銷售將不再是夢想,而是可以達到的理想狀態。文字可以不華麗,不必驚世駭俗,但壹定要在家常話中傾訴,因為最動人的是家常話;每壹句話都是為了消費者的利益。
國外有壹家著名的DIY家裝連鎖店,它成功的秘訣就是為消費者省錢。每個員工的首要職責是告訴消費者哪些裝修材料和工具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最省錢。為了解決壹個難題,壹個消費者想買壹套價值5000美元的工具。連鎖店的壹名員工為他提供了壹個簡單的解決方案,只需要5美元。消費者能不感動嗎?下次需要的時候能不來嗎?
很多人會說這樣的店很蠢,應該讓消費者盡量多花錢,這才是快速致富的根本。不過,傻人自有傻福。這家店太為消費者著想了,得到實惠的消費者爭先恐後的告訴對方。廣告費不花,每天往往訪客太多。生意非常好。有了人氣,財力自然滾滾而來。
“三贏三贏”的軟文模式與中國的太極拳有很多相似之處。看似柔弱,實則內力深厚,不賣貨難。
“專欄”應用最廣泛的領域是推銷保健、美容等各類消費品。這類產品的特點是內涵少,消費者很少主動關註,所以單純的平面廣告效果非常有限。相反,用美女圖片或者更吸引眼球的圖片對消費者進行心理攻擊,可以讓他們產生強烈的購買欲望。值得註意的是,手機、數碼相機、MP3、閃存等電子消費產品在媒體上基本都有圖文並茂的介紹,但這些產品都是大眾比較關註的產品,媒體本身也願意刊登。所以,它們的意義和“柱”是不壹樣的。這也是為什麽做IT客戶的媒體公關成本會比消費產品低很多的原因,負責任的公關公司也會根據客戶產品的實際情況做出最合理的報價。
“專欄”的操作方法和廣告差不多。操作上,壹般選擇發行量大的晚報,“專欄”價格較高,從5元/字到15元/字不等。如果少選縣級媒體或者非主流媒體,價格可以低至2元/字。重量級中央媒體如人民日報的價格需要30元/字,而且會受到很多限制。
由此可見,壹個1/3頁的專欄,如果是2000字左右,如果是優秀的媒體,其價格甚至可能達到2-3萬,相當高。很多中小企業的營銷費用非常有限,欄目的選擇要麽咄咄逼人,要麽迫不得已。
對於專欄,業內有個不成文的說法,只要有錢,任何種類的文章都可以在報紙上發表。換句話說,我真的無能為力。我總是可以通過專欄把文章發出去給人們看。正因為如此,專欄是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補充,企業文化、產品深度介紹、消費環境模擬、試用筆記等文章。經常需要欄目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