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雲南麗江是壹座怎樣的城市?

雲南麗江是壹座怎樣的城市?

麗江古城始於南宋,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歷史。自明代以來,麗江古城就被稱為“大硯鄉”,因此得名,因為它生活在麗江大壩的中心,四周青山環繞,綠野之間壹片碧水,猶如壹塊碧玉大硯。

歷史軌跡:

麗江在戰國時期屬於秦國的蜀郡。韓屬嶽縣。

三國屬雲南郡。隋端郡在南朝,納西族的祖先大約在這個時候遷到這裏。

唐代曾為耀州總督府,後為吐蕃、南詔,稱桑川,屬劍川節。

到了宋朝,大理是個好縣,開始建城。忽必烈汗南侵大理。背著皮包渡過金沙江後,在這裏駐軍練兵。當時“阿英”的遺址還存在。當時有壹千多戶人家,元十三年改為漓江路。麗江的名字由此開始,因麗江(金沙江古稱)灣而得名。

明朝末年,當地土司穆氏建造的宮殿非常漂亮。徐霞客在遊記中稱之為“宮室之美,意在為王”,而麗江府則是“富冠諸地之郡”。《明代雲南土司傳》說“雲南地方官皆知詩書,善禮義,以麗江穆氏為首”。府城大研的名稱也始於明代。因地處麗江壩子中心,青山環繞,形似巨型硯臺,故名大研(硯)室。麗江

清朝是麗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設流,結束了元朝以來的木土司世襲統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麗江縣。

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成立於1961。

1997 12、麗江古城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填補了我國在世界文化遺產中沒有歷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麗江文化在1723年清朝實行回歸祖國政策後,成為納西族文化和漢族文化的綜合體。與金沙江西岸中甸白蒂(納西族東巴教發源地)的納西族和金沙江東瀘沽湖地區的摩梭人相比,麗江壩區的納西族社區更多地受到了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和同化,這種同化過程在1996地震和隨後的旅遊開發中逐漸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