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先分析定位自己,適合自己就好。
妳的文化成績如何?
專業有優勢嗎?
還是文化課比較好?
妳打算考什麽樣的大學?
比如九大美院還是綜合大學?
想考國美,可以選擇國美周邊的工作室。如果想去中美洲,可以找中美洲附近的畫室。壹般各大美院周邊都有大量的專業工作室,實力雄厚,歷史悠久。
第二,註意身邊朋友的口碑介紹
妳可以通過之前的同學或者親戚朋友,看看他們在哪個畫室學習過或者哪個畫室好。
綜合考慮,慢慢篩選。現在互聯網發達,工作室基本可以在網上搜索,這是壹個非常方便的渠道,可以從很多方面了解工作室的具體信息。
3.選擇本地工作室還是國外工作室。
如果不確定,可以先了解壹下當地的畫室,也可以隨時去當地的畫室看看,包括教學資源,教學模式,管理模式,老師的口碑。
其他地方的畫室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總體教學質量還是很優秀的,教學歷史也比較長,美院的風格也比較鮮明。
本地和國外都有壹些優秀的美術老師。他們要對自己的現狀做壹個客觀的評估,知道自己想進入哪個層次的大學,需要什麽幫助。
4.妳選擇大工作室還是小工作室?
畫室的大小不是最重要的,關鍵看師資比例。30人的工作室有兩個老師,20人的工作室有四個老師。區別可想而知。
選擇畫室的時候不要太註重尺度。和老師溝通最重要。無論規模有多大,無論人數有多少,妳都不可能在壹個好老師教的工作室裏和壹個老師壹起學習,壹起進步。
不能只看工作室的大小。人數並不是妳進入大學的先決條件。
5.看畫室的招生率和口碑,可見畫室的整體實力。
工作室整體的入園率是最重要的考核標準。如何看待工作室的過線率?妳見過工作室裏通過率低於60%的人嗎?我都沒看過。所以用個人分析來看數據。
建議學生和家長多關註工作室的表現,公布名字就能找到。還需要多問問以前的前輩的意見和建議,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工作室。
6.盡量選擇專業課和文化課融合的學校。
每年有80%的藝術類考生因為文化課考不上理想院校,專業培訓半年文化課就忘了。隨著教育部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校考的高校逐年減少。越來越多的高校承認入學考試,也就是說文化課的比重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