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妳老公(老婆)有了外遇,妳痛苦地去尋求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師不會像父母朋友壹樣告訴妳如何增加自己的魅力去迎合對方,也不會給妳好錢好貨去應付離婚,或者說教批判他的道德責任,說“結婚不容易”。這些表面現象,有基本理性的人都懂,當事人自己更懂。他們會幫助妳探索為什麽妳的婚姻會出現今天的問題,幫助妳明確妳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麽樣的,幫助妳離妳想要的生活越來越近。通過咨詢,來訪者的思維不再糾結於“外遇”的客觀現實,而是有足夠的心理力量去應對這種情況。最終,無論是分手還是挽回,來訪者都會發現自己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比如有些人會因為工作壓力來咨詢,咨詢師也不可能像普通人壹樣勸妳“不要那麽強勢”“註意身體,健康是第壹位的”,更不可能跟作者肖慧明談少定工作指標。其實,過什麽樣的生活是妳自己的選擇。雖然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認為這是無奈之舉,但即使是做奴隸,也依然是妳自己的選擇。心理咨詢師會幫助妳理解妳為什麽成為了工作中的奴隸,幫助妳獲得擺脫奴隸困境的力量,自己決定妳喜歡接受多大的工作壓力。那個所謂的壓力當時能叫“壓力”嗎?那只是我們的存在狀態,就像魚在水裏遊壹樣。它有什麽壓力?如果妳讓鳥在水裏遊,妳肯定會感受到死亡的壓力。
以此類推,沒錢不開心,咨詢師不會和妳壹起研究如何投資讓妳變得富有,但是咨詢師會幫妳沒錢也活得開心。反過來說,沒錢也開心,這樣的心理素質還會沒錢嗎?會壹直沒錢嗎?如果妳在沒有權力的情況下抑郁,心理咨詢師不會幫妳研究什麽潛規則,幫妳當官,但是心理咨詢師會幫妳在沒有權力的情況下平靜快樂的做好現有的工作。如果妳心態平和,身體健康,業績良好,晉升機會怎麽可能不光顧妳?如果妳不幸跟了壹個任人唯親的老板,那麽妳就有足夠的心理能力解雇他,走自己的路。如果妳因為找不到伴侶而苦惱,心理咨詢師不會當媒人給妳介紹壹個,但是心理咨詢師會幫妳分析妳在人際交往中的問題,幫妳在沒有伴侶的情況下快樂的生活。如果妳能有這樣的生活態度,妳的魅力不會影響很多異性主動接近妳嗎?
追根溯源,心理問題是人們對自己、對生活的不滿,但表現形式千差萬別,從壹些不為人知的矛盾和困惑,到更嚴重的,可能表現為情緒、生理、人際、性等功能性影響,甚至最嚴重的可能是無法正常履行社會功能、無法上班上學、自殘自殺等自暴自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