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5月18公布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4月份,壹線城市房價漲幅放緩,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幅擴大,部分二線城市進入過熱區間。合肥、廈門、南京、蘇州等二線城市因近期房價漲幅驚人,被稱為樓市“四小龍”。
從去年年底開始,中國房地產市場走出了壹段相對低迷的調整期。經過壹段時間的分化,不同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明顯的上漲跡象,令人擔憂。
深圳是這輪樓市上漲的領頭羊,房價自2015上半年以來率先反彈。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房地產去庫存確定為2016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後來陸續出臺降低首付比例、減免契稅、營業稅等措施鼓勵購房。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頻繁采取去庫存措施。今年壹季度,在政策外溢的影響下,北上廣深等壹線城市房價整體飆升。3月,壹線城市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為樓市降溫。受壹線城市高房價、限購等因素影響,住房需求迅速轉向二線城市及壹線城市周邊地區。於是,二線城市出現了合肥、廈門、南京等熱點城市,即所謂的樓市“四小龍”,而靠近壹線城市的區域,如北京周邊的廊坊、保定等地,房價漲幅也非常明顯。
本輪樓市上漲之初,有壹個明顯的特點,就是不同區域的走勢分化。今年壹季度末,在壹線城市火爆幾個月後,全國去庫存整體效果並不理想,部分三四線城市新房庫存甚至創下新低。針對這種分化趨勢,國土資源部甚至在4月份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結合房地產去庫存情況,實施有效的土地用途調整政策,對房地產庫存高的城市,減少甚至停止住房用地供應。
但如果從更長的時間段來觀察這輪樓市上漲,其初期的分化可能只是壹種假象,這輪上漲的真正特征很可能是上漲的行情。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上漲城市比例達到93%,這是時隔28個月再次出現“普漲”局面。具體觀察這份“榜單”中的三線城市,其房價同比由跌轉漲,並開始上漲。對於去庫存壓力較大的三四線城市來說,不僅是目前緩解的事情,也不排除“四小虎”跟隨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可能。
壹輪上漲的最終表現是樓市的普遍上漲,但這樣的結果顯然違背了“初心”。房地產去庫存不僅僅是賣房。住房是壹種特殊的商品,其基本功能是居住。要解決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庫存問題,必須有足夠多的人在當地找到工作並定居,享受平等的公共資源和便利的基礎設施。去庫存的本質是炒房,不僅無助於解決地方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問題,而且很可能導致市場風險和新的後遺癥。
樓市不需要“四小龍”,更不需要“四小龍”。近日,《權威人士》又做了壹次關於中國經濟的采訪,引人關註。“權威人士”指出,中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而且這種L型趨勢是壹個階段,不是壹兩年的事情。在這樣的宏觀經濟走勢預期下,當前樓市“四小龍”的出現無疑不合時宜。在房地產方面,“權威人士”明確指出,房子是給人住的,應該通過人的城鎮化來“去庫存”,而不是通過加杠桿來“去庫存”。這壹表態所包含的房地產杠桿降溫信號值得市場關註。火熱的樓市勢必會催生更嚴格的調控政策,參與其中的消費者對於可能的市場風險是無法回避的。
本報評論員?範大發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5-20。目前的購房政策請參考實際情況。)
全面及時的房產信息,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