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位於祖國西南邊陲雲南省東南部,東與廣西百色市接壤,南與社會主義和越南接壤,西與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接壤,北與曲靖市接壤。
最高海拔2991.2m,最低海拔107m,總土地面積31.456 km2,其中山區和半山區占總面積的97.0%。邊境線長438公裏。
轄8個縣(市),101個鄉鎮(其中16個民族鄉),3個街道辦事處,960個行政村(居委會),13807個自然村,16100個村民。
擴展數據:
文山市的歷史沿革;
文山市2000多年來壹直有人類居住。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65438年+公元前065438年,西漢建縣時,劃入張羽郡,進入桑格郡管轄。
到西漢元豐二年(公元前109),本古郡建立,郡的西部屬於本古郡。東南部,是夢想之城和金桑郡。縣名由《易經》“本”和“大獸”兩卦推演而來,即“取本得文源,取大獸知山固”,遂改稱文山縣。
清雍正八年(1730),華凱被判建立文山縣,隸屬華凱府。華凱府轄區為華凱、永平、安南、王弄、東安、樂隴、馮春、江那八裏,後樂隴分* * *九裏,下有甲、牌,均屬原三場官司。
嘉慶二十五年(1820),馬改名安平廳,轄、永平、東安三地豐利,文山郡治。1年(1912年)設立縣府,2年(1913年)將南區劃入靖邊行政區。1914更名為文山縣。?
2010年2月2日10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文山縣,設立文山市。撤縣設市後,文山縣行政範圍為文山市行政區域,隸屬關系不變。
文山市人民政府-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