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草原旱獺的生物學概述

草原旱獺的生物學概述

草原旱獺(又名中亞旱獺),長尾旱獺。它們分布在中國的東北、雲南、內蒙古、青海、西藏和新疆。土撥鼠稱為“旱獺”,是天山和阿爾泰山的草原土撥鼠。土撥鼠本身攜帶多種細菌。只要不吃土撥鼠肉,不碰土撥鼠殺,病菌就不會侵入人體。為了防止土撥鼠給人帶來病菌,最好不要殺它,更不要吃土撥鼠的肉。

草原旱獺屬於蒙古東部溫帶幹旱類型,生活在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與幹旱草原交匯的邊緣地帶。喜歡吃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特別是帶露水的嫩草的葉和莖。據內蒙古流行病學研究所20世紀70年代對40只水獺胃的解剖分析,除了綠色食糜外,沒有其他成分。在自然條件下,旱獺不吃任何人工放置的誘餌。但在飼養條件下,可以逐漸訓練它吃普通植物飼料。晝夜活動,活動的頻率和距離與氣候有關。隨著溫度的降低,移動距離明顯減小。旱獺是群居動物,壹個洞裏有很多水獺。成年水獺出洞前,壹般會在洞口的土堆上找壹會兒,然後幼水獺陸續出洞。出洞後,洞外總有1只成年水獺,後腿直立,東張西望。受到幹擾時,它們立即發出警報,讓洞外的土撥鼠鉆入洞中躲藏。異常排除後,報警器會再次鳴響。成年水獺有壹定的抗敵能力,能與天敵撕咬,解救“家族”成員。暴風雨時很少出洞。旱獺洞穴可分為三種類型:越冬洞穴、夏季洞穴和臨時洞穴。越冬洞是壹種長期居住的洞穴,結構復雜。壹個完整的洞穴系統有5 ~ 10多個洞。洞間有浮土形成的“瞭望臺”(土堆),隧道縱橫交錯。巢穴位於縱深的隧道交匯處,距離地面110 ~ 300 cm。夏季洞穴往往是冬眠的幼水獺在性成熟前後的新家,結構也比較簡單。臨時洞穴是最簡單的,是旱獺遠離洞穴系統(50 ~ 100 m)挖掘的避難所。從洞穴系統之間的距離可以看出,壹個“家族”的活動範圍是1/4 ~ 1/2ha,但取食巢區的界限並不嚴格,不同的“家族”都可以享用。旱獺是冬眠動物。秋分過後,內蒙古草原的旱獺開始蟄人。他們用碎石和土堵住了大部分的洞,只留了壹個進出的洞。在此期間,很少看到大量旱獺活動,只有少數個體將新鮮的草咬進洞內。寒露前後,洞口被糞泥堵住,進入冬眠。如果妳在冬眠期間被打擾,妳仍然可以醒來,直到下壹個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