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用報告:是對我們信用歷史的客觀記錄,主要記錄我們借款還款、合同履行、遵紀守法等方面的信息。
征信系統:以上信息均來源於征信系統,又稱“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這是國家建立的記錄我們信用信息的數據庫。我們與貸款機構之間的信貸交易信息和其他信貸信息都記錄在這個系統中。
3征信中心:即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是負責征信系統建設、運營和維護的專業征信機構。是中國人民銀行直屬事業單位。不以盈利為目的,不從事借貸業務,是獨立的第三方。
征信是壹個漢語詞匯,拼音為zhēng xìn,意思是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和加工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估、信用信息咨詢等服務,幫助客戶判斷和控制信用風險,開展信用管理活動。出自《左公八年》“君子言信而有征,故其怨遠大於其身”。其中“信而征”是指可以驗證其言之有信,或者可以征集、驗證信用。
征信是由專業、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為個人或企業建立信用檔案,依法采集並客觀記錄其信用信息,依法對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活動。為專業征信機構提供了壹個享受征信的平臺。
征信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金融機構,為信貸決策提供支持;商業信用信息主要服務於批發商或零售商,為賒銷決策提供支持;就業信用信息的主要服務對象是用人單位,為用人單位的就業決策提供支持;此外,還有其他信貸活動,如市場調查、債權處理、動產和房地產評估。針對不同客戶的征信服務由壹個機構完成,或者在圍繞征信機構上下遊的獨立企業中完成,並配有數據庫。
信用報告的另壹大好處是,它可以幫助妳獲得更公平的信用機會。征信中心為銀行提供了妳的信用記錄的客觀記錄,讓事實說話,減少信貸員的主觀感受、個人情緒等因素對妳信用卡申請結果的影響,給妳更公平的信貸機會。
企業征信起源於美國,始於債券評級。穆迪公司創始人約翰·穆迪(John Moody)首先建立了衡量債務逆轉風險的體系,根據債務逆轉風險確定債券等級。從那以後,公司信用報告在美國投資界開始流行。1918年,美國政府規定,任何在美國發行債券的外國政府必須獲得評級結果才能發行。
企業征信在美國的歷史和金融發展中被證明是成功的,世界各國都借鑒了美國的經驗,紛紛建立了自己的評估機構。穆迪和標準普爾已經成為全球性的評估機構,它們的水平在許多國家具有普遍性和權威性。在我國,企業征信基本上是與企業債券發行同步產生於1987。但受制於金融市場的不成熟,仍處於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