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陜西省下轄的壹個地級市,古稱下灤、連韶。位於黃河中遊,陜西省關中平原東部。東鄰陜西、河南,西接xi、鹹陽,南接秦嶺、商洛,北接黃龍山、喬杉、延安、銅川。南北長182.3km,東西寬149.7km,總陸地面積13030 km2。
渭南位於祖國版圖的中心,屬於Xi半小時經濟圈。隴海、西南、大西高鐵、鄭西高鐵等8條鐵路縱橫交錯,連霍、京昆、黃薇等多條高速公路連接東西,是亞歐大陸經濟帶和關中-天水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區位優勢使渭南成為開拓西北、西南、中原市場的戰略要地。
渭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素有華夏之根、文化之源、三聖之鄉、將軍之鄉的美譽。大約20萬年前,“大理人”曾在這裏繁衍生息,刀耕火種。沙園文化、龍山文化遺址、西嶽廟、太師廟、倉頡廟等遺跡,如壹部部獨特的經典,記錄著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
在這片土地上,字聖倉頡創造了漢字,酒聖杜康釀造了美酒,司馬遷、史聖寫出了中國第壹部紀傳體史書,中國第壹首詩《詩經》開篇《關雎》所描述的故事,就發生在渭南洽川。
渭南是中國戲曲和民俗之鄉,化州皮影戲、華陰老腔、合陽提線木偶、通州梆子、富平阿公腔、澄城窯頭陶瓷等12個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擴展數據
渭南行政區劃及其演變
截至2019年6月,渭南下轄林微、化州兩個區,潼關、大理、合陽、澄城、白水、蒲城、富平七個縣,韓城、華陰兩個省轄市,轄***108個鎮,26個街道辦事處,2085個行政村。渭南歷史悠久。
西周時期有鄭、佟、瑞、辛、梁、塗、等城市。東漢建安初年,狄鹹將左鳳儀分為左內侍郡和左鳳儀郡。左鳳儀縣轄臨晉(今大荔縣),轄臨晉、包師語、雅縣、合陽、夏陽五縣。從此,關中東部第壹次形成了縣級以上的獨立行政區,渭南市初具規模。
北魏以後,境內壹直歸通州、化州管轄。清雍正十三年(1735),通州升為壹州,化州成為散州。渭南有1州、8郡、1州、1廳,形成了覆蓋渭水南北的格局。從1950開始,渭南市所轄縣市幾經增減,但基本管轄未變。
百度百科-渭南
渭南市人民政府-自然地理
渭南市人民政府-渭南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