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經歷過的不同的人和事而有新的感受。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寫文章來記錄自己的感受。然而,怎樣才能寫出好的感覺呢?以下是我收集的孩子玩球室遊戲的感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綱要》指出:“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培養兒童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兒童體質。以孩子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並培養孩子堅強、勇敢、無畏的意誌品質和主觀、樂觀、合作的態度。”結合我園的運動會,在上午的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趣味球,鼓勵幼兒自主探索和創新打球方法,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幼兒在打球中的運動技能和合作意識,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今天上午的活動,孩子們像往常壹樣,開心地玩著自己喜歡的球。思思和成成兩人壹組工作。玩了壹會兒,思思說:“我們建個球屋吧!””“好吧,怎麽拿?”成成好奇地問道我們像搭積木壹樣把球放上去。"
思思說著,立刻開始把球舉起來,壹邊打手勢讓凡凡把球拿起來,壹邊拿著他們兩個喊著“拿球房,拿球房!”。興奮的喊聲吸引了附近的幾個孩子。很快,大家都行動起來,加入了搭建球屋的遊戲。球屋越來越大,越來越高,孩子們建球屋的喊聲也越來越硬。我忍不住走到“球屋”,輕聲問:“妳在玩什麽好玩的遊戲?”“建球屋真好玩!”孩子們齊聲回答。“那妳的球屋會轉嗎?”在我的啟發下,孩子們慢慢嘗試著轉動球屋。剛開始的時候,有的孩子拿著球自己轉,導致手裏的球掉了,“球屋”轉不動,塌了。於是,我及時引導孩子思考:“怎麽走才能讓球屋不倒塌?”
孩子們聽了我的話,迫不及待地想在接下來的遊戲中嘗試和探索。經過反復嘗試,孩子們驚喜地發現,要想讓球屋轉起來,必須團結協作,朝壹個方向走,而且手裏的球要拿穩,不能亂動。掌握了遊戲的方法和技巧,孩子們就有了更多的樂趣。
“玩球室”是孩子們自發創造的遊戲。通過孩子的合作,增強合作精神,同時體驗遊戲的快樂。孩子把以前搭建遊戲的經驗轉移到體育遊戲中,並充分利用,這是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遊戲中,老師及時的幹預和鼓勵的語言讓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正如陶行知先生壹直強調的那樣:“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們自己去做;解放孩子的大腦,讓他們自己思考。“我覺得我們開發的體育遊戲也體現了這壹點。遊戲材料是孩子們熟悉和感興趣的。孩子們可以在遊戲中放開手腳,大膽探索和嘗試,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激發他們的創造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