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為更好地展示160號窖池的保護情況,幫助大運河申遺,我市啟動了160號窖池保護展示館加倉改造工程,拆除原有保護棚,搭建鋼架結構保護棚。
該負責人表示,新保護棚為獨棟布局,力求充分展示嘉倉城的基本格局。重建工程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月底完工。
正面石碑刻有“含嘉倉遺址”。鐵門院內種植花草,建有遺址保護室。保護室內是嘉倉160號地窖的發掘現場。含嘉倉的碑刻磚現藏於洛陽博物館“運河樞紐——大運河與洛陽”展廳,被定為國家壹級文物。
上世紀70年代,韓家倉遺址發掘後,洛陽市文物部門對160號坑口進行了加固,並修建了磚木結構的防護房。直到2013年初,這個防護房已經守了倉庫40年左右。
由於保護室內部設施簡陋,3月底,洛陽市文物部門正式啟動160號倉房保護展廳改造工程,在原址搭建鋼結構保護室,讓160號倉房不用“搬家”就能“搬”到新房。
160號炭化糧出土,成為唯壹保存和展示的含有嘉倉的倉址。
韓家倉是唐代著名的官倉。1971 1年6月,為了配合洛陽鐵路分局的基本建設,洛陽博物館首次發現了韓家倉遺址。其中160號發掘時,窖內仍保存有炭化顆粒,使其在近300個已探明的窖池中極具研究和觀賞價值,成為嘉倉唯壹保存和展示的窖池遺址。
由於地處隴海鐵路主幹道,160倉角遺址兩側緊鄰鐵路,遺址保護和展示難度極大。但市文物部門克服了地理上的困難。除了重建保護室,還為160倉角修建了小院,增加了機房、辦公用房、廁所、花壇等。地方雖小,但功能相對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