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假期過後,孩子們變得不那麽喜歡學習了。父母應該怎麽做?

假期過後,孩子們變得不那麽喜歡學習了。父母應該怎麽做?

假期結束,孩子“假期綜合征”拒絕上學,母親的處置受到表揚。阿玉5歲的女兒還在上幼兒園。國慶假期,阿玉帶著女兒逛了很多地方,女兒的心早已飄到了九霄雲外。放假後的第壹天,還在睡覺的小女孩壹大早就被媽媽叫醒,催她起床去上學。小女孩自然是百般不開心,哭了很久。

女兒磨蹭著洗完了,還是走不出失落的情緒。當她看到正在廚房忙碌的阿玉時,忍不住對阿玉大喊:“媽媽,我恨妳。”

聽到這裏,阿玉的壞心情湧上來,問女兒:“妳為什麽討厭我?我對妳做了什麽?”

女兒被這個問題問得目瞪口呆,壹時答不出個所以然來,打了個哈欠說:“我不想起來上學。”

阿玉雖然被女兒的舉動逗樂了,但還是板著臉說:“放假妳是不是瘋了?妳怎麽能和妳媽媽說話呢?”

女兒本來心情不好,但是被媽媽教訓了壹頓又開始哭,早飯也不好吃。

這位母親覺得自己說得有點多,忽略了孩子的“假期綜合癥”,開始努力調節自己的情緒安慰女兒:“妳看妳七天假期做了這麽多有意義的事情。妳需要去學校和妳的孩子分享妳的知識。可能有些孩子這個假期沒有機會出去玩了。下次可以約她。”

“爸爸媽媽也喜歡放假,但是我們的任務是工作,妳們的任務是學習。不能光想著玩。有這麽多有趣的事情。如果假期壹下子就結束了,那接下來的生活豈不是很無聊?”

聽了媽媽的回答,孩子們開始通過思考自己的假期經歷來穩定情緒,認為自己的假期過得很充實。雖然他們仍然和學校有矛盾,但他們沒有那麽失望。

再次送走孩子後,媽媽嘆了口氣,以為不想多休息了。成年人和兒童都很難克服假日綜合癥。

雖然大人也有“假日綜合癥”,但畢竟思想成熟,能很快自我調整,孩子不會那麽輕易出門。很多網友看到阿玉分享的故事,稱贊媽媽做得很好,至少沒讓孩子哭著去上學。畢竟他們只是孩子,習慣壹天是自然的。

為了幫助孩子告別“假期綜合癥”,聰明的媽媽們不妨這樣做。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由於假期生活的懶惰,父母和孩子可能會打亂生活節奏,晚上不想睡覺,白天也不想。但節後幾天很難恢復。這時候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讓孩子過於興奮或勞累,營造良好的睡眠氛圍,早睡早起,回歸原來的習慣。好的睡眠會帶來好的心情。

2.調整飲食結構

節假日可能以大魚大肉為主,水果蔬菜很少吃。大量食用這些食物會影響我們大腦中神經細胞對有害物質的正常代謝,從而影響我們的身體狀況,加重孩子不想上學的情緒。所以假期過後要合理搭配飲食,以清淡的蔬果為主,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

3.前三天不要給孩子壓力。

每個人都需要壹個過渡期,孩子也是。家長不要在孩子從假期生活回到學校生活時就要求孩子馬上進入學習狀態,這樣會增加孩子的焦慮,甚至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加重假期綜合癥的癥狀。所以家長要盡量讓孩子放松,放學後帶孩子做壹些戶外運動,釋放負面情緒。

4.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不妨用輕快的語氣和孩子聊聊學校、老師、同學,問問孩子在學校發生的趣事,讓孩子覺得在學校也能有快樂,引導孩子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校生活。

在整個過程中,家長壹定要循序漸進,不要壹味的訓斥,否則很可能適得其反。放假第壹天,家長和孩子要共同努力,告別“假期綜合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