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第二次秦攻百越之戰

第二次秦攻百越之戰

第二次秦攻百越之戰

秦朝三次攻打百越,但壹般認為第三次是第二次的延續。秦朝第二次進攻百越,沒有像第壹次那樣失敗。它輕而易舉地贏得了百越,並設立桂林,項峻和南海縣。

公元前214年,靈渠糧道全面開通後勤補給後,秦始皇再次召集65438+萬將士和剩余的20萬秦軍,任命任濤為總指揮,趙佗為副將,再次進軍百越。因為有了第壹次交戰的經驗,秦軍的行軍速度加快了很多,而此時的百越軍還不到6000人。這壹次,秦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嶺南全境,設立南海、桂林、項峻三郡。

這次進攻,不像四五年前,秦朝和秦軍的將領們吸取了屠呦呦戰役的教訓,在戰略上采取了“遣人嘗死,夫妻”的策略,隨軍行軍。每當秦軍占領壹個地方,就有壹些移民留在這裏,不僅使秦軍有了穩定的後方基地,也使秦軍在人力的消耗上有了補充,大量的商人在嶺南。

在這種有利條件下,秦軍憑借其豐富的糧食和精良的武裝裝備,在百越戰場上開始了大規模的征服。軍隊所到之處,兵鋒犀利,橫掃千軍,沒費多大力氣就打敗了甌部的抵抗,占領了今天的廣西甌地區等地。

隨後任濤和趙佗再次南征,乘勝追擊,壹舉擊敗了駱越部落,占領了今天越國中北部的駱越地區。至此,公元前219年秦朝發動的征服嶺南的戰爭,經過四五年的波折和流血,終於以公元前214年秦軍徹底征服嶺南百越部落而告終。

秦軍占領嶺南後,秦始皇很快在這壹帶建立了桂林、項峻、南海三郡,正式將嶺南納入秦朝版圖。為了鞏固其占領區,防止越南反抗勢力的死灰復燃,加強對越南人的控制,秦朝采取了軍管駐軍政策,“東南設校尉,西北設校尉”,加強對該地區的統治和防禦。

所謂“東南尉”,就是在嶺南三縣“以南海尉為楷模”,由掌管軍隊的南海尉專斷,加強其軍事應變能力。南海衛駐南海郡,管轄番禺。秦朝任命的南海衛是任濤,他是繼屠呦呦之後率軍攻打越南的指揮官。為了避免分散南海衛的權力,秦朝決定三郡都不設郡守,只設壹郡監,負責壹郡的事務。所謂“西北壹等”,就是在嶺南西北的交通隧道上修築城堡,派駐重兵,防止甌人北逃。

史書記載,秦始皇不僅實行駐軍政策,還采取了建立郡縣制;大量有組織的移民到嶺南;諸如開辟新路和開鑿運河等政治和經濟措施。

秦統壹前,中原到嶺南沒有人工開鑿的道路,人們沿著武陵山脈的南北分流河道行進。這些地方山高坡陡,鳥道略通,無法行駛,成了阻隔南北的天然障礙。秦向嶺南進軍的同時,派遣了大量的駐軍、罪犯、賤民(大概相當於今天的科技工作者)修築與嶺南交流的道路。三十四年,秦始皇派內奸官在嶺南苦幹,主要是修路,修的地就是嶺南的“新路”。

文獻中描述,秦始皇開辟新路,開鑿運河,不僅是當時軍事上的壹項重要戰略舉措,而且對加強嶺南與內地的聯系,打破嶺南與嶺北的封閉局面,促進嶺南的發展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次戰爭是公元前210年趙佗攻打羅歐,主要是為了安慰百姓。歷史學家壹般說,這場戰爭只是第二次戰爭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