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控制型父母的特征

控制型父母的特征

控制型父母壹般具有以下特征:

1,喜歡給孩子簡單直接的命令或指示。

比如“妳要做什麽”“妳要做什麽?”,“妳不能這樣?”等等幾乎都是口頭禪,孩子在這種語境裏浸淫了很久。

這樣做的好處是省事,幾乎不用思考,任何人只要願意都可以做到。控制欲強的父母習慣了這種方式,根源是思維方式簡單。他們的頭腦中沒有儲存更先進的方式,也不接受甚至排斥其他更先進有效的方式。它的出發點和願望極其簡單:對待孩子就像操縱壹臺機器。壹個簡單的指令,不管叫不叫,他都會照做,孩子馬上就停下來,什麽都不會做。

令人驚訝的是,即使這種簡單無腦的方式幾乎不成功,作為控制欲強的家長,也不會輕易改變,而是會堅定不移、孜孜不倦地繼續使用。俗話說,壹條路走到黑,到了南墻不回頭。

因為信念堅定,不易改變,往往是控制父母的壹大特點。

在父母強烈的控制欲下,結果要麽是把孩子馴化成乖巧老實的小綿羊;要麽就是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尤其是青春期後,更容易導致親子關系惡化。

2.我喜歡教育我的孩子。

覺得孩子不懂事,隨時會犯錯,隨時需要他的教導。甚至在玩遊戲或講故事與孩子互動時,言語中的潛臺詞也是:我說什麽妳聽什麽,我說什麽就是什麽。這其實是在“培養”孩子被動灌輸的習慣和服從的思維模式。

或者在壹些事情上,孩子自己並不在意,但是家長把緊張、關心、不接受的心態套在孩子身上,以為孩子也會有這些消極的心態,然後再去多走壹步教育孩子:“沒關系。”其實很多時候,需要改善的是成年人自己的心態。

“什麽都沒有,哪裏來的灰塵?”本來大人心裏有灰塵,但以為是孩子身上的灰塵,然後就想盡辦法“幫”孩子擦灰塵。把自己弄得很累,更不用說,還讓孩子很難受,自主性沒有得到發展。

3,不懂人心,不懂人性,不懂孩子心理。

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孩子感受不到尊重和信任,所以孩子往往會感到不舒服,甚至抑郁。當孩子的負面情緒積累到某個節點時,大人還不知道原因,沒有意識到是之前的壹系列問題造成的,反而認為是孩子的問題。所以我們有時會聽到壹些家長振振有詞地訓斥孩子——“我就是生氣,妳憑什麽無理取鬧?”妳為什麽不講道理?.....“像這樣,把孩子的感情問題理解成不講道理,3、4歲的孩子認真講道理。結果要麽是孩子更強烈的反應,要麽是沈默和沮喪。

以上家長的表現,長此以往,孩子的情緒得不到緩解,只能被動地服從權威,接受控制,屈服於權力。表面上聰明老實,實際上是在向異化的方向發展,發展成諂媚型人格、依賴型人格甚至奴性人格——因為父母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最後壹道防線,為了不失去安全感,孩子為了獲得父母的認可、接納和寵愛,不得不選擇妥協,按照控制父母所設定的模具規範自己(扭曲自己)。

像盆景壹樣成長。

這樣的孩子可以讓控制欲強的父母獲得即時的滿足,但他們逐漸失去了獨立的人格,更談不上獲得真正的精神自由和自由。因為它旺盛的生命力被壹點壹點的壓制和扼殺,自然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而且在扭曲自己的過程中,難免會留下壹些人格缺陷,比如自卑、懦弱、虛偽、敏感、多疑、被動等等。

或者在孩子長大後,有了強烈的自主意識後,會走向另壹個極端——對父母的強烈抗拒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