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蘭Xi
十壹假期,我去了黃河石林景區。我記憶猶新的不是石林,也不是離它很近的村子,而是這個村子裏的壹個老婦人。
這是壹個安靜的村莊。群山環繞,黃河環繞。村裏的蘋果樹、棗樹、柿子樹、梨樹碩果累累。
這個村莊就像壹個天堂。我用手機拍了壹張蘋果樹的照片,然後又拍了壹張大棗樹的照片。突然壹個老婆婆拿著兩個洋蔥走過來,我哢哢連拍了幾張。
奶奶慢吞吞地說:“寶貝,妳也看看這棵樹。人不能沒有樹!”這棵樹比我老。"
然後,就說這棵樹是她婆婆種的。在饑荒年代,這棵樹救了全家人的命...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81歲,樹100多歲...又聾又瞎的老奶奶清楚地記得幾十年前的事情。雖然有些話我不太懂,但我知道奶奶對這棵老棗樹充滿了感激和敬畏。
生活是生活的內容,是生活的過程。努力工作,輕松生活,是每個人的奢望。雖然物質很重要,但健康更重要。再有本事,也真的撐不過壹棵樹。
善待自己,感恩遇見。不要把財富和富人比,把勤勞和窮人比,把智慧和學者比,把寬容和聖人比,妳就是妳自己,把妳的花壹樣的青春活成樹壹樣的氣質,像妳的奶奶壹樣感恩。
“寶貝,妳是來挑棗的嗎?”我突然回過神來,喊道:對,我也是來看石林的。奶奶說:“嗯嗯,都是‘木頭’。人啊!壹棵樹都活不下來。”她重復了這句話,轉身繼續前進。我盯著她的背影,又瘦又彎。正午的陽光把她的影子和身體凝為壹體。周圍的壹切似乎都與她無關。
寬闊的柏油馬路,漂亮的太陽能路燈,村口迎接遊客的觀光車,還有那些隨處可見的四維碼,顯示著網絡時代的便捷。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每個人手裏都拿著相機,哢哢連拍。還有直播,就連遠處的小麥視頻都在忙。
沒有人註意到走在路邊的老奶奶,沒有人在意那棵百年棗樹,也沒有人會知道棗樹和老奶奶的故事。今天,我有幸遇見並聽到了這個遙遠而感人的故事。在這絡繹不絕的人群中,我是幸運的那壹個。
奶奶似乎聽不到遠處和附近的車流。還是不緊不慢,走自己的路。這裏的熱鬧似乎與她無關。此刻,我的心是動的,也是靜的。人總會老,總會離開這個世界,離開自己生活的地方,離開每壹草壹木。
無論未來世界變得多麽繁榮,無論互聯網時代多麽精彩,這壹切最終都會隨著妳的衰老與妳分離。
敬畏生命,善待身邊的人,尤其是老人。親戚是妳生活的基礎。沒有他們,妳的成功將是蒼白無力的。
聚在壹起,互相珍惜,互相幫助,互相記住。爭取壹個地方,想到壹個地方,* * *渡過難關,永不放棄。
奶奶的今天是我們的明天。她不會因為怕死而痛苦,因為他所珍愛的樹會繼續活下去。
詩人威廉·葉芝曾說:“逝去的愛如今已登上頂峰,將它的寬恕埋葬在密集的群星之中。”
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身體也會逐漸衰退。人們往往記住的不是妳是誰,而是妳付出的愛!
離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遺忘。
忘記死去的親人,忘記活著的老人,忘記等待回家的人,忘記幫助過妳的人。人從來都是愛承諾的善變動物。在如今的網絡時代,我寧願低下頭和陌生人聊天,也不願擡起頭和身邊的人交流。
我們總以為會有很多時間陪伴,孝順父母。其實妳不知道衰老和疾病哪個先來。
大家好,我是蘭溪小雨。謝謝妳遇見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