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動是魔鬼。粵語裏有句話:“輕則決斷,重則余錢;恐慌和失落,拿個橘子。“這是沖動的代價。
最近壹線城市搶房的新聞不絕於耳,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相比較而言,廣州樓市還是比較平靜的,只是部分樓盤傳出了漲價的聲音,這讓想買房的街坊有點深思熟慮,坐不住了。
“買漲不買跌”是常見的買入心態。在樓市十幾年,這種心態壹直存在,幾乎每年都有。有人貼過史料。只要妳10年前在北上廣深等壹線城市買了房,不,五年前,不管妳有沒有貸款,妳現在都是房價很高的“土豪”。所以,買房永遠是對的。
話雖如此,但妳在進行購買的時候,永遠要對自己負責,而不是聽風就是聽雨,更不要為沖動買單。
首先,妳需要了解的是妳自己。問問自己,買房的需求是什麽?“買不買”的大思路還是看妳自己,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壹樣。比如孩子沒地方登記,不買房找不到老婆,那就買。
最危險的是漲價逼出來的所謂“迫切需求”,尤其是“被動炒房”行為。有的街坊看到房價上漲,覺得自己辛苦了很多年,不如炒壹套房轉手賺的多,所以
忍不住加入炒房的隊伍。不知道炒房是專業工作,不小心被套了。比如前幾年流行的格子鋪投資,騙了很多追漲投資的大爺大媽。這壹次,隨著
隨著樓市黃金時代的過去,追漲的風險其實在增加。
其次,當妳決定要出手的時候,妳需要搞清楚漲價的真相。是“口惠而實不至”還是“真漲價”?其實今天漲2%,明天給3%的營銷方式很常見。建議消費者鎖定幾個心動的樓盤,做壹段時間的價格監測,以免上當。
最重要的是放松。對於幾百萬或者上百萬元的房子,在更長的時間軸上,幾個點的漲跌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畢竟漲價不應該成為妳沖動買房的理由。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3-15。目前的購房政策請參考實際情況。)
點擊查看更全面、及時、準確的新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