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陶行知在什麽情況下說“做壹件人生大事,做壹件事。”

陶行知在什麽情況下說“做壹件人生大事,做壹件事。”

陶行知認為:“生命教育是生命本原的、自主的、生活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改變生活。生活總是如此,即生活總是包含著教育的意義。”他認為生活對人有教育作用。他認為:“生活壹與生活摩擦,就起了教育作用。研磨器和被研磨器都變了。都是受過教育的。”

“教育像蔬菜,文字像纖維,生活像維生素。只註重文字而忽視生活的教科書,就像有纖維沒有維生素的蔬菜。吃它們不能滋養妳的體力。”

陶行知先生指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為中心的書是死書。生活和教育是同壹個過程,教育不能脫離生活,生活也不能脫離教育。有什麽樣的生活就要有什麽樣的教育,教育的內容要以生活的需要為基礎。陶行知先生把生命教育提升到這麽高的境界,我是聞所未聞的。給了我壹點震撼,震驚於他的精辟和深刻,感嘆教育工作者的遠見卓識。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將生活與教育緊密聯系在壹起,給了我無限的啟發和思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的生命教育,讓他們在這樣壹個生命的大環境中學習。在陶行知先生看來,文字和書籍只是生活的工具,而不是生活本身。教育來源於生活,也由生活產生。文字和書籍不應該作為教育的中心內容。“生活即教育”主張生活無處不在,即教育無處不在;整個社會是壹個生活的地方,也就是壹個教育的地方。這擴大了教育的範圍和場所,從根本上改變了教育的觀念。陶行知先生將生命教育定義為“為了生命的教育,為了生命的教育,為了生命的前進需要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面。教師不僅傳道、授業、解惑,更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工作、學習,這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教千人,教人求真,學千事,學做人。這也是我們現在推崇的教育目的。按照他的思想,也就是說“生命即教育”在人類社會就存在了,人類生命產生的時候就有了生命教育,生命教育隨著人類生命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對應的是人類社會現實中的各種生活。生活教育是生活中的教育,教育是在各種生活中進行的。第三,“生活即教育”是壹種終身教育,與生活是壹致的。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能有特色。沒有現實生活,教育只是空洞的說教。

正如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的學習背景是生活化的。學生最終會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只有反映社會和生活的需要,幫助學生理解社會生活,使學校成為社會生活的壹部分,新課程才能真正體現其本質功能。對於每個學生來說,生活世界是第壹位的,知識世界是從生活世界中分化出來的,是為生活服務的。作為教師,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細節中捕捉可利用的教育資源,用生動的人物和事例讓學生走進現實生活,無論是光明面還是黑暗面,讓孩子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用心去觸摸和感受生活,讓學生形成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學會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學生離不開社會。只有把整個社會變成壹所學校,教育的對象才能更加豐富,教育的意義才能無窮無盡。

人接受教育的方式有兩種——壹種是書本知識(間接的,包括聽),壹種是直接的,即從實踐中獲得。生活教育包括這兩部分,並不排斥閱讀生活。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是個大概念。所謂“生活”,陶行知說,生活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