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3000名大學生獲得了信用卡。妳的學校有沒有賣妳的資料?

3000名大學生獲得了信用卡。妳的學校有沒有賣妳的資料?

國家法律已經明確買賣個人信息是違法行為,但是社會上很多機構還在進行隱性操作。我們的個人信息可能會通過各種渠道流出,從學校泄露出去還是常有的事。

我叔叔的弟弟今年參加了中考。孩子們不太喜歡學習,所以他們的成績不是很好。於是他打算找個中專學點技能。中考前後的這段時間,他接到了各個中學的電話,而我們之前沒有咨詢過任何機構。那麽他們是從這些打電話的教育機構那裏得到我們的信息的呢?很明顯,是學校發的。至於是誰從學校泄露了我們的信息,實在沒辦法查到。

我們每個人都接觸過各種推銷電話,在現在的推銷電話中,我們的名字會被清楚地知道。最多的時候壹天能接到十幾個這樣的電話,也不知道我的信息是從哪個渠道流出的,賣給了誰。因為我們需要註冊各種軟件和網站,經常需要填寫電話號碼,現在還需要短信驗證,根本寫不出假號碼。這也導致了我們的個人信息被很多人掌握。有時候大家的信息甚至會被多次轉賣,成為別人推銷產品的工具,甚至給詐騙機構留下漏洞。據了解,很多詳細的個人資料在網上可以賣到幾十塊,我們真的壹點隱私都沒有。

每個學校都會聚集大量的學生,這些學生的信息都會被學校掌握。但是學校裏有很多接觸到這些信息的人,缺乏必要的保密措施,很多學校會以合作的名義公開泄露學生的信息。

比如學校把學生的信息交給銀行,給每個學生辦壹張信用卡,3000名大學生的信息被集體泄露。如果能查清事實,確認存在利益交易,這是可以通過刑法來判刑的。

銀行和教育機構非常重視學生的信息采集,因為在這些機構中,對業務人員有非常明確的數據要求,要想拿到報酬,必須完成壹定的數據量。而銀行則是以開卡數來決定業績,所以很多業務人員為了完成業績要求,會不擇手段獲取數據。但是靠個人努力還是很難獲得大量的個人信息,所以學校資源會成為這些人關註的焦點。在利益驅動下,壹些人自然會無視法律規定,出賣自己的個人信息。如果這種個人信息的集體泄露不是太明顯的話,這種事情真的很難被發現,單純依靠法律監管也很難徹底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