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電壓的基本概念是指電路中A、B兩點之間的電位差(簡稱電壓),其大小等於不同單位的電壓波形的正電荷因電場力從A點移動到B點所做的功。電壓的方向定義為從高電位到低電位的方向。電壓的國際單位制是伏特(V),常用的單位有毫伏(mV)、微伏(μV)和千伏(kV)。
3.電源用於電氣設備。如果電風扇接上電源,它就會轉動。電腦只有接通電源才能工作。變壓器必須連接到電源才能有輸出。汽車只有接上電源才能用電啟動。有些是DC供電,有些是交流供電,但都是從電網下端到上端供電,從電網上端負載。如果是電池供電,很明顯電池就是電源。有很多種,如低頻電源、高頻電源、DC電源、交流電源、脈沖電源等等。
4.絕緣體:在物理學中,不善於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比如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幹棍、幹紙、幹燥空氣都是絕緣體。
註意:在壹定條件下,絕緣體也會變成導體。
5.負荷是人類社會的專業術語,指機器或主動機所克服的外部阻力,對某壹系統(如電路交換站、郵政、鐵路)的業務能力提出的要求,也指物體所承載的重量。擴展到資源占用的比例。
6.電路中任何相關兩點之間的電壓稱為兩點間的電壓降。
7.電阻率-也稱為電阻率或比電阻。它是衡量物質電導率的物理量,用字母ρ表示,單位為歐姆*毫米平方/米。在數值上,它等於由該材料制成的長度為1m、橫截面積為1mm2的導線。在20C的溫度下,電阻和電阻率越大,電導率越低。物質的電阻率隨溫度變化的物理量,等於溫度上升1C時電阻率增加量與原電阻電阻率之比,通常用字母α表示,單位為1/℃..
8.定義1:周期的倒數。
定義2:單位時間內交變信號的重復次數。頻率的基本單位是赫茲,符號為Hz,表示每秒壹個完整的周期。常用的單位是千赫(kHz)、兆赫(MHz)和千兆赫(GHz)。
9.線電壓——三相輸電線路的線(火線)之間的電壓稱為線電壓,線電壓是相電壓的1.73倍。
10.相電壓——三相輸電線路(火線)與中性線之間的電壓稱為相電壓。
11.有功功率-也稱為平均功率。交流電的瞬時功率不是壹個定值,壹個周期內功率的平均值稱為有功功率,是指電路中電阻部分所消耗的功率,用字母P表示,單位為瓦特。
12.無功功率——在有電感和電容的電路中,這些儲能元件在半個周期內將電源的能量儲存成磁場(或電場)的能量,在另半個周期內將儲存的磁場(或電場)的能量回饋給電源。它們只是和電源交換能量,並沒有真正消耗能量。我們把與電源交換能量的比率的幅值稱為無功功率。用字母q表示,單位是奶酪。
13.線電流:電源引出的三條線中的電流為線電流,用IA、IB、IC表示。
14.三相電源中流經各相負載的電流為相電流,用IAB、IBC和ICA表示。
15.視在功率——在有電阻和電抗的電路中,電壓和電流的乘積稱為視在功率,用字母Ps表示,單位為瓦特。
希望能領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