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經
《觀音心經》(又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詳細解釋,簡稱《心經》,共54句,260字。當時的譯本很多,其中以唐玄奘譯的為主。金剛經是佛陀教導,主修持的經。
2.大寶經典
《大寶笈經》,梵名Mahā ratna kū?阿修羅,又名“包”,翻譯了唐代的《菩提六誌》等書。120卷全部收於《大正藏》第十壹卷。它是由各種有關菩薩修行和授佛的經典匯編而成。
寶品,即‘品集法寶’之意。因為是大乘的深奧法,所以叫‘寶’;無限的聚法叫做‘積’。
《全經》已收四十九屆(部)。其中,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各種典籍翻譯家,先後翻譯了不同典籍名稱的《二十三屆》八十余卷,稱為‘舊譯’;菩提六指新譯《第二十六次代表大會》三十九卷半,稱為‘新譯本’,而這本書是新舊譯本的匯編。
3.《大藏經》
這部藏文經典的中文版是由唐朝僧人實叉難陀翻譯的。又稱釋迦牟尼菩薩、釋迦牟尼釋迦牟尼、釋迦牟尼釋迦牟尼、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收於《大正藏》十三卷。
佛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說他是他的母親莫也夫人,在和裏天宮(六天世界的第二層)。
4、《佛說大乘莊顏保王經》
大乘莊嚴保王佛經(梵文為觀世音-Guzzakarazdavyuha,藏文為ZA-MA-TOG-BKOD-PA)為方等部經典。收錄於《大正藏》第十六冊。全四卷,由田譯禍宋。
這是壹部主要宣揚觀世音菩薩真言和觀世音菩薩功德的經典。
5.無量壽經
凈土三之壹。根據此經,無量壽佛(阿彌陀佛)於地修行,成了滿果佛,地莊嚴,受十佛收住他國。這部經典前後有十二個譯本,存譯五個,失譯七個,輯佚四個版本。
佛經介紹了阿彌陀佛吸引眾生的大願,極樂世界的美好景象,婆婆世界的汙穢。
百度百科-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