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揚州十日殺八十萬人。為什麽200年後才大白於天下?

揚州十日殺八十萬人。為什麽200年後才大白於天下?

65438年至0644年揚州明清戰爭是否有80萬人死亡,其實作者是存疑的。關於揚州之戰的史料,影響最大的是明末清初揚州人王秀初所著的《揚州十日》。在書中,他曾說:

“其間皆經歷,親眼所見,故漫談如此,遠處聞者不背。”

王秀初根據自己的目擊和調查,記錄了揚州戰役清軍屠殺的人數。“書上記載了焚屍的人數,前後大約有80人。那些掉進河裏,關上門自焚,深深上吊的人,都是心不在焉的。”

《揚州十日》作為見證者手記,被《辭海》、《辭源》、《中外歷史年表》、《清史年表》等許多有影響的書籍引用。這些書在引用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指責清軍在揚州的“屠殺”。這件事直到200年後才為人所知。至少《揚州十日》這本書被保存下來,流傳至今。

但是揚州真的死了。有80萬人嗎?

揚州駐軍規模

戰爭中的死亡人數主要由戰場的大小、雙方投入的兵力、時間的長短、戰鬥的激烈程度、使用武器的殺傷力和軍紀的好壞決定。

清軍南渡,史可法鎮守揚州時,南明主力並未集中在揚州。在四鎮之前,壹場激烈的戰鬥已經展開。徐定國殺死高傑後,他來到了清朝。在揚州戰役開始之前,四鎮中最強大的部門高捷已經在自相殘殺中崩潰了。

駐紮在武昌的左良玉以峻青方面的名義進攻南京。揚州危機之時,四鎮的劉澤清、劉亮佐率軍南下南京,黃德功等人則駐守蕪湖,三鎮的士兵沒有參加揚州戰役。

4月19日,多多到達揚州,史可法“撤鎮相助,無壹到達。”可見揚州城內守軍並不多,只有劉釗的四百兵前來相助,當晚就被直接清場了。

同時,在整個揚州之戰中,雖然守城將士頑強抵抗,但是雙方實力相差太大,實際上並沒有發生殘酷的戰鬥。所以在戰爭中直接死亡的軍民並不多。

揚州人口分析

王秀初在《揚州十日》中說,被屠殺的軍民有80多萬,但當時的揚州真的有這麽多人嗎?且不說戰爭時期,得到清軍南下消息的人,有很大壹部分肯定是逃出城的。當時揚州真的有80萬居民嗎?

據《揚州府誌》記載,康十四年(公元1555年)揚州城擴建後,主要設在金鎮,如下圖所示:

據《揚州府誌》記載,揚州府的面積按平方計算,結果是:市中心區面積約為2133760.25平方米,新城區面積約為1651255平方米,揚州府整體面積約為3795985.25平方米。

如果當時揚州真的有80萬具屍體...這個“80萬人生前人均占有的土地只有4.7平方米,但如果粗略減去建築物的面積,那麽人均占有的土地不到1.9平方米(各類房屋、寺廟、學校、亭臺樓閣、園林、橋梁、運河按占城區面積的60%計算)。

這個人均面積還是挺嚇人的。他們活著的時候,還得擦肩擦背。他們死後,必須像柴火壹樣打包。揚州全城都是人,交通爆炸。人在這種環境下無法正常生活和活動。如果清軍進城後就開始屠殺,那就更不可想象了。人和人挨著怎麽能揮刀殺人呢?在各種慌亂和推擠下,估計清軍的陣型可以散了。

很難找到當時揚州的確切人口,但可以通過明清時期湖町口的情況來估算。

明清時期,揚州府屬三州七縣,包括高郵府、泰州、通州、江都縣、壹真縣、泰興縣、寶應縣、興化縣、如臯縣、海門縣。

洪武以來,全府人口最多的是萬歷六年,不過才810000人。但這個810000的人口,指的是揚州三州七縣的總人口。當時只有江都郡和揚州府在壹起。在王秀初所描述的4月25日至5月5日的十天大屠殺過程中,有壹句話叫“遠聞者不背”,也就是說,他描述的只是揚州城內的情況,而不是整個揚州州,所以“80萬”這個數字太過豐富,令人難以置信。

所以揚州第十日可能真的很慘烈,是壹場巨大的屠殺,但不可能殺到80萬之多。參考清華日軍南京大屠殺30萬人的數字,很難想象冷兵器時代10天鐵刀殺光80萬人是什麽樣的。這些人不會跑,也不會躲,哪怕上吊,自焚,投河,但是這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