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低俗直播
直播行業早期,大量的直播博主在鏡頭前進行“吃”,也叫“吃播”。這種模式流行起來後,越來越多的博主模仿,甚至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後來這些“吃廣播”其實就是表演。每次直播結束後,他們都會吐槽。網上甚至出現了專門的主播吐槽工具,銷量還不錯。
吃到吐是對主播自身健康的嚴重傷害,是對食物的嚴重浪費,也是對大眾不好的價值取向。所以相關部門嚴格禁止這種形式,現在全網幾乎看不到吃播的影子。
貨物錨的評估
直播中占比最大的是帶貨直播,壹般是和品牌、主播合作帶貨的形式,主播從中抽取傭金。商品利潤越高,主播的提成就越高,於是壹些主播打著正品品牌的旗號,公然在直播間賣假貨,低價傾銷假冒偽劣產品。比如著名的“糖水燕窩”事件,依靠主播的高人氣和虛假的產品描述,以燕窩的價格銷售普通糖水,最終被消費者曝光。
因為這件事,兩會上有NPC人大代表建議建立主播考核機制,堅決抵制主播賣假貨,要求主播嚴格審核貨源,不得銷售。
對此妳有什麽想說的?請在評論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