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多的企業還是選擇填寫薪資範圍,而不是寫具體的薪資待遇,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避免競爭對手知道薪資範圍和薪資制度。
現在人才的競爭更多的是通過薪酬來進行的,應聘者也是現實的。同樣的職位,誰給的工資高,誰就去。如果企業將薪酬公開,就相當於交出了人才競爭的機會。
當招聘需求在網上發布,註明薪酬後,競爭對手會以高於薪酬的薪酬搶奪人才,應聘者自然會選擇高薪企業,最終使招聘企業處於人才競爭的底層。
二、避免內部員工攀比,或產生薪資倒掛。
很多公司都有這樣的現象。新招聘的員工工資比老員工高,甚至有的員工工資比部門主管還高,導致工資倒掛現象。市場上也有壹種認知,就是想漲工資就想跳槽。
這是因為如果給老員工同樣的工資,企業往往招不到人,只能提高工資標準來完成招聘。而內部老員工因為調薪等限制,可能壹時半會拿不到加薪,導致新員工薪酬高於老員工的情況。
為了提高招聘,會提高工資水平,而如果老員工看到同崗位招聘的工資比自己現有的工資高,就會產生不公平的感覺,導致內部矛盾。
第三,每個公司都是寬帶薪酬體系,很多崗位都是按人計酬,而不是按崗位計酬。
現在公司都在試行寬帶薪酬。每個職位都有壹個工資範圍。給申請人多少報酬是根據面試行為和以往的經驗來決定的。並不是根據這個職位來確定固定工資的。可能壹個職位最終的薪資結果會因為應聘者的素質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大部分公司都是按人發工資,不是按崗位發工資,壹個崗位能給多少也不清楚。
綜上所述,這些方面影響了企業無法直接明確薪資待遇,但這壹點正逐漸被薪資範圍所取代,應聘者對薪資範圍有壹個大致的了解也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