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胎開放後,新生人數同比下降,說明未來2-3年,能參與早教的孩子基數在減少;
2.晚間到晚間的列表表明消費在下降。換句話說,老板姓錢。因為早教是完全的市場經濟,不像國家補貼中小學,家長和孩子都不用去上早教;
3.早教之風吹了兩年,早期投資人已經占領了市場,現在出手已經晚了;
4.早教早教細分市場(培訓班、輔導班、繪本、生態教育、親子活動、水上教育)等早教形式在壹二線城市已經飽和。如果他們想沈入四線城市,民眾的消費能力是很有問題的,沒有完美的運營模式。
5.老派的幼教機構,比如壹個寶貝,壹個愛嬰,積木XX,都在開設入門課程。這些店鋪進入市場早,運營模式成熟,已經有了用戶基礎。換句話說,流量就是生源。
6.從20年前的國家新課改開始,從適合的課程到五個領域的課程,再到多元智能、全腦、思維、專註力、情商的課程,再到最近的火編程、生態學的課程。這說明教育和教育觀念總是在變化的,僅僅從壹套課程和壹種教育方法入手,有點貴。
7.當然,大家都是通過信息不對等來賺錢的。在壹定的環境下,妳需要去幾個小區做市場調研,看看孩子基數和家長的接受程度。前176,中3916,後0230!
可以咨詢所有人的感受,十二年的所有感受,孩子的註意力,情緒控制,身體控制,語言發展,自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