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湖南教育廳廳長:信息化的核心在於“現代化”而不是設施。

湖南教育廳廳長:信息化的核心在於“現代化”而不是設施。

教育信息化是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途徑,是湖南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的戰略選擇。國家要求2015年底基本完成“三通兩平臺”建設。加快推進我省教育信息化,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時間緊迫。必須緊緊抓住關鍵環節,解決主要矛盾,促進全面發展。

突出顯示應用程序驅動器

信息化的核心不是信息技術設施的建設,而是“現代化”,即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廣泛應用。應用越深入,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越高,對教育現代化的帶動作用越明顯。

首先,硬件設施的投資是由應用程序驅動的。應改變“先建後用”的傳統模式,確立“不求所有,但求有用、夠用”的原則,不斷深化應用程度,帶動硬件設施逐步升級,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水平。二是應用驅動教學模式的創新。通過將信息技術深度應用於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迫使師生改變傳統的“教與學”模式,逐步實現教材多媒體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和環境虛擬化。目前,我省壹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學校催生了開放式課堂、翻轉課堂、虛擬課堂、3G實景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和泛在、自主探究、互動討論、案例學習等新型學習方式。第三,應用驅動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通過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構建學習內容更加多樣、學習方式更加靈活、學習目標更加多樣的新型學習環境,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和適應能力。

突出機制創新

在全省復制推廣企業參與的“華融模式”,對中西部地區應該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壹是以企業參與推動建設機制創新。湖南教育信息化基礎條件建設任務艱巨,但“自我投資、自我建設、自我管理、自我使用”的傳統建設機制被證明是投資巨大、收效甚微,充分發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2013年,在嶽陽市華容縣,我省開展了“企業整體參與縣內三通建設”試點,僅用3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校校通”建設任務,通過“班級通”、“人人通”,基本實現了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我省復制推廣了全省企業參與的華融模式,對中西部地區應該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二是以試點引領,推動模式創新。2013年,我省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壹批省部級教育信息化試點縣、學校和專項試點,推動試點單位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發展實際和需求的推進教育信息化新模式,對全省具有較強的示範和帶動作用。

三是以綜合改革推動管理體制創新。抓住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有利時機,在教育信息化推進機制和管理體制、教育信息化投入和利益分配機制、教師資源合理配置機制、* * * *數字教育資源共享機制等方面進行綜合改革和協同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

突出和加強統籌規劃

教育信息化是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各級教育的方方面面,急需強有力的統籌規劃。

壹是加強職能統籌。湖南省教育廳將信推辦作為壹個獨立的實體處室,明確規定了協調指導全省各類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職能,較好地解決了過去管理分散、政策多的問題。

二是加強資源統籌。教育信息化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責任,其他政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都有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項目和資金。這些資源應該通過有效的手段加以協調,形成合力。三是加強項目策劃。教育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工程應融入各類信息化工程,為教育信息化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013起,我省將“校校通”與省政府辦的“村村通”工程結合起來。每年,通信運營商將為大約2000個村莊或鄉鎮以下的教學點提供免費寬帶接入。將“數字校園”納入“數字湖南引導基金”統籌考慮,依托工信部每年建設50個左右的數字校園。通過協調這些項目,教育信息化將獲得全社會更多的關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