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論當事人的戶籍類型是“集體戶”還是“家庭戶”,戶籍所在地應以本人戶口簿第壹頁“住址”欄為準;
2.“集體戶”和“家庭戶”在當地公共服務和子女義務教育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規定:
第五條戶口登記以戶為單位。與監督者同住的人為壹戶,監督者為戶主。壹個獨立的家庭,由我當家。居住在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和公共* * *宿舍的戶口* *設立分戶或單獨戶口。戶主負責按照本條例的規定申報戶籍。
集體戶口,暫不具備單獨開戶條件的居民,或暫不辦理單獨開戶手續的居民,其戶籍關系與集體戶口上的居民戶口掛鉤。
集體戶口的戶主是單位,是單位所在地。居民戶口是除了身份證之外最好的身份證明。集體戶口不算。集體戶口在妳還是單位職工的基礎上才有效。壹旦解除合同,戶口需要遷移,集體戶口不能由個人繳納,居民戶口可以由個人繳納。如果孩子入學時父母是集體戶口,孩子不享受所在地區的義務教育,不算學生。
戶口第壹頁是壹張紙,主要針對集體戶口,說明集體戶口的戶主是誰。如果是集體戶口,原則上在辦理結婚登記、簽證等業務時,需要出示集體戶口首頁和個人戶口頁面。如果真的沒有主頁,可以拿著身份證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開具戶籍證明。
招聘壹批高校畢業生時,壹般用人單位需要辦理集體戶口。壹般選其中壹個做戶主,其他都在同壹個集體戶口下。其中,首頁需要註明賬戶下是誰,以及該人與戶主的關系。所以,壹個集體戶口的首頁,主要反映的是戶口下人數、戶主姓名、百姓與戶主的關系等重要信息。所以在辦理需要賬本的事務時,壹般需要出示賬本首頁。鑒於部分省份已經啟動戶籍改革,不再提供集體戶首頁,而是更新集體戶個人頁面格式。與其他地方的戶籍個人頁面相比,信息更加完整,寫明了集體戶主姓名和與戶主的關系,完全可以替代傳統的戶籍首頁所包含的信息內容。
如江蘇、浙江等地都采用了這種方式,不再提供戶籍證明。而北京、山西等省份在搬家、結婚、買房貸款時,仍需提供戶口本首頁。各地政策的不統壹,導致老百姓在辦理手續的過程中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