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表達體檢結果等數據的甘油三酯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簡單脂質。
膽固醇是壹種衍生脂質。
脂類可分為在室溫下為固體的“脂肪”和為液體的“油”。
前者多存在於肉類的皮和脂肪中,後者則富含魚類和植物性食物。
與色拉油、橄欖油等“看得見的脂質”相比,人們攝入的大部分脂質食品還是這類“看不見的脂質”。
日常飲食中要做到營養均衡,避免某些食物攝入過多。
脂類是由什麽物質組合而成的。
脂類可以分解形成膽固醇等物質。
甘油三酯、蠟等。
簡單脂質由脂肪酸和醇類組成,主要作為能量來源。
脂肪酸+甘油形成甘油三酯,脂肪酸+高級甘油形成蠟(壹種油膩的化合物)。
磷脂、糖脂等
它是簡單脂質的壹部分,含有磷酸和糖。
主要作為細胞膜的成分。
脂肪酸+甘油+磷酸形成磷脂,脂肪酸+甘油+糖形成糖脂。
膽固醇、脂肪酸等
指來源於或密切相關於簡單脂質或復合脂質的化合物。包括作為脂質主要成分的脂肪酸、形成細胞膜的膽固醇、促進消化吸收的膽汁酸等。
甘油三酯是身體的能量來源。
多余的甘油三酯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
食物中所含的脂質大部分是甘油三酯。
主要作為能量來源為身體提供運動能量。
剩余的甘油三酯會儲存在腹腔內的脂肪細胞中,需要時被分解利用。
攝入過多的甘油三酯會導致脂肪堆積和肥胖。
此外,糖也是形成甘油三酯的成分。
肉類和黃油富含動物性食物。
五花肉的脂肪含量高於裏脊肉和胸肉。
富含甘油三酯的食物:
註意事項:
合成細胞膜和激素的基本物質。
膽固醇是合成細胞膜、膽汁膜、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性激素的物質。
由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運輸到全身,其余由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回收。
膽固醇攝入過量就不能完全溶解在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會進入血管壁形成“斑塊”,導致血管狹窄和動脈硬化。
動物肝臟、雞蛋、魷魚等富含膽固醇,使用臘肉等加工肉類會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從而使膽固醇值升高。
富含膽固醇的食物:
註意事項:
謝謝大家的支持!
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