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案子其實是2018破獲的,涉案公司幾乎全部落網。最初涉案金額為2.8億元,也在2019被央視曝光。
本案中,星宇公司在註冊信息中顯示的經營範圍為:回收、修理、銷售廢舊汽車配件;公司經營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產品和技術進出口業務。
從公司性質看,這是壹家從事循環經濟的企業,檢方起訴它的根本原因是將其視為假冒偽劣產品的生產窩點。
起訴的罪名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這個罪名的關鍵是產品質量。公安機關聯系了相關市場監管部門,但均表示無法進行質量鑒定。
那麽,沒有標準,如何界定假貨呢?
目前這個案子還沒有最終判決,但是可以看出這個市場是沒有標準可循的。質量完全靠廠家自己。
庭審中,正是這家公司的老板尚冬冬提出了他們在翻新輪轂時遵循的壹個標準:國內行業默認的輪轂動平衡標準是120g以內,即附加配重的總質量不能超過這個數(裸輪轂動平衡,不帶輪胎),而國際標準是80g。
有興趣可以找輪胎店試試妳的車輪是否符合這個標準。記得把輪胎摘下來再測壹次。
但是,動平衡只是輪轂眾多參數中的壹個。只要算壹算,即使是紙做的輪轂,轉動起來也能保持平衡。但是是否結實,遇到坑窪會不會變形或者開裂,動平衡根本不能代表。
我們沒有翻新車輪的標準。妳有全新的輪子嗎?
朋友們可能知道,中國有壹個著名的“3C”認證(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機動車及安全附件目錄裏有後視鏡、輪胎、制動管甚至喇叭,但是沒有車輪。
包括我們車輛的年檢,只看輪胎參數和原廠壹樣就能通過。至於輪轂的質量...沒人在乎。
這裏可以看看其他國家輪轂質量的認證標準。首先,德國的t?v?(Technischer?Berwachungsverein)其實就是德國技術監督協會。
他們有完整的輪轂測試流程,除了動平衡,還包括彎曲疲勞測試和沖擊測試。
而日本在這方面玩的比較小心,日本車檢協會VIA(Vehicle?檢查?聯想?的?日本)制定了JWL標準(日本?光?合金?輪子?Standard),這是輕合金車輪的日本標準。
它甚至細分為JWL-T,致力於制定卡車和公共汽車輕合金車輪強度的標準。
現在他們也承接海外認證,專業是日語、英語、漢語。也就是說,世界各地的產品都可以參與到他們的認證體系中,完全是在搞標準輸出。
其實像機油的SM和SN等級,剎車油的DOT3和DOT4,我們也是熟悉別人的標準的。
中國這麽大的汽車市場,後市場怎麽可能小?目前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行業層面,都還有很多標準缺失。
國家可能管不了,業內也沒人出來組織(也許根本就不是行業)。國內的廠商和商家只能自吹自擂,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Tik Tok上看到大錘砸車輪摔在地上...
雖然沒有權威的認證和方法,但是這些商家敢炫耀就不錯了,還有很多不敢拿出來。
發生在河南壹個小縣城的案例,折射出整個市場標準的空白。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以後無論是企業的資質還是產品的標準都會更加完善。
有了明確的標準,達標了就可以改。這是壹個健康的汽車遊戲環境。
妳們改裝玩家也要想清楚,都說“車是妳老婆”,不要買山寨貨。如果妳給妳老婆壹個假的YSL和Dior……...今晚妳打算睡在哪裏?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