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陜西壹個扶貧項目如何成為開發商的錢袋子?

陜西壹個扶貧項目如何成為開發商的錢袋子?

漢陰縣雙如鎮有群眾向本報反映,陜南當地壹個涉及120多村民的避災扶貧搬遷項目,自2014年立項以來,包括扶貧補助在內的大量農民購房款被開發商任意提取挪用,導致這項民生工程出現巨大資金缺口,使壹個原本很好的扶貧項目變成了“負債項目”。

截至目前,由於施工方拖欠大量工程款,加上項目本身也資金短缺,很多已支付購房款的搬遷農民被拒之門外。不僅很多生活設施沒有建設,連最起碼的工程驗收都沒有進行。但根據我省相關規定,此類建設項目需要由當地政府主導,項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受到嚴格規範。

在雙如鎮用於安置扶貧避災外來人口的“關愛家園”社區,記者註意到,不少單位門口都貼著“通知”。仔細壹看才知道施工方拖欠工程款,要求購房者不得擅自進入,否則後果自負。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關愛家園”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由於資金缺口巨大,該項目長期處於停工狀態。開發商陜西裕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法人王為解決困難,以投資開發政府扶貧項目為名,向社會集資。2065438+2005年7月29日,王與多名社會投資人簽訂托管協議,將“關愛家園”項目交由托管小組管理。對此,投資信托團隊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他們承辦“關愛家園”項目後,發現之前的收支情況和賬戶管理非常混亂。開發商長期直接收取農民安置款,其法人王還以打白條、記賬等方式挪用農民購房款數百萬元。在他們發現的大量欠條和票據中,甚至還有銀行卡轉賬給當地某司法幹部的票據和憑證,金額高達1600。直到“關愛家園”項目由托管小組接手後,王仍私自向購房農戶收取房款用於償還其他債務,最終導致該扶貧項目欠下大量工程款。面對這麽多的經濟問題,從2016下半年開始,托管小組壹直在向當地鎮政府、公安等司法部門反映,但始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此後,雖然雙乳鎮鎮政府在小區貼出通知,要求農民將貨款打到鎮財政賬戶,但並無實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