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語言學習中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

語言學習中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

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感知和理解聲音和符號的過程。言語以說話者發出的聲音的物質形式存在,並被聽者聽到。因此,對口語的感知與言語的詞辨別功能有關。要研究言語的感知,就必須把言語作為壹種刺激來分析和研究。在言語感知中,雖然說話者聲波的頻率、振幅、和聲、持續時間可以發生廣泛的變化,但整體聲波的基本模式保持不變。只要保持特定的組織結構,我們就能理解這種聲波意味著什麽。這種對模式的依賴部分反映了在言語感知中組織分離刺激的壹般趨勢。

兒童是在口語發展的基礎上習得書面語的(參見閱讀心理學)。對言語的理解是在感知言語的物質外殼(語音和字形)的基礎上,依靠人們過去的經驗,通過思維掌握語義的過程。

對詞的感知主要是把握詞的音形,對詞的理解是把握詞的意義。但字音或詞形與詞義之間通常沒有壹壹對應的關系,壹個詞往往有幾個意思;了解的深度也會因人而異。對壹個詞的理解是指對其特定含義的理解。人們要分析綜合壹個詞在言語中的位置,它的語法屬性,它與其他詞的關系,以及言語的環境,然後才能準確地確定它的意義。同時,即使同壹個詞在同壹個語言環境中,對於不同的個體來說,也與不同的意義概括系統有關。比如“艱難”這個詞,雖然孩子和大人可能都大致知道它的意思,但對於壹個剛學會世故的少年和壹個飽經風霜的老人來說,會有非常不同的含義和理解深度。

理解句子比理解單詞更復雜。詞序、重音和語調都是語法或語義表達的手段。在漢語中,這些要素都影響著對句子的理解。語序顛倒會引起句義的變化;重音位置的變化可以改變句子的意思;不同的語調會讓聽者有不同的理解。對言語的理解主要是對其表達的意義的理解,以及對其表達的情感的理解。另外,對句子的理解和句子所處的語義情況也有很大的關系。句子的語境所暗示的內容似乎以某種方式限制了聽者或讀者所能接受的詞和意義的範圍,從而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了理解的方向和深度。

對言語的感知和理解並不是兩個完全獨立的過程,而是相互交織、相互協同的。毫無疑問,正確的理解必須建立在對語音或詞形的清晰感知上,但對言語的理解也是反過來的,這就制約了對言語的感知。人們之所以能分辨出偏離標準的發音,是參與理解過程的證明。在對書面言語的感知中,無論是詞形識別還是閱讀速度,沒有理解因素是沒有制約的。人們能夠正確地發現和判斷印刷品中遺漏或印刷錯誤的單個字或詞,說明思維過程對感知過程進行了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