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蘭考在哪裏?

蘭考在哪裏?

蘭考縣轄5個鎮,11個鄉:城關鎮、谷陽鎮、南漳鎮、張鈞墓鎮、紅廟鎮、城關鄉、三義寨鄉、巴特鄉、趙穎鄉、顧瑛鄉、宋嘯鄉、孟寨鄉、須賀鄉、蒲條鄉、閆樓鄉、宜豐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蘭考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開封市東部。總面積1116平方公裏。總人口79萬,郵編47.53萬。

編碼:410225

區號:0378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蘭考縣靠近黃河,很久以前就有人類居住。相傳黃帝蚩尤曾經過該縣,黃帝之子慶陽(郭沫若以為是少昊家的壹個酋長)葬於慶陵崗,即今本縣紅廟鎮青龍崗村。根據該縣及其附近的伯牛崗(祁縣翠林河東岸)、牛木崗(民權縣雙塔以東)、鬥古堆(東明縣)出土的石器、陶器等文物,證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先民在這壹帶繁衍生息。

古時候,今天的蘭考縣屬於禹州。西周時期,西屬魏國,東屬戴國。東渾縣、古縣歷來分別設置,後演變為楊瀾縣、宜豐縣、考城縣。今天的蘭考縣是由歷史上的兩個縣合並而成,即蘭峰(由楊瀾和宜豐合並而成)和考城。蘭考被譽為“孔子之鄉”,文化之鄉,文化底蘊豐厚。歷史上曾有很多外地的學者名人為這裏的官員效力。他們不僅留下了著名的成就,還寫了許多著名的作品。同時歷代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和傳說典故。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不存在了,但他們仍然被人們記住和稱贊。

重視教與學,這是壹個偉大的傳承。蘭考歷來崇尚文化,重視教育,素有講學之風。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被魯世偉人邀請到南壁伊壹村的故事就被載入了史冊。石碧在漢朝講學,有幾百個學生。楊倫講學,弟子壹千多人。由於歷代對文化教育的重視,培養了很多學者。據不完全統計,蘭考歷史上推薦、參加科舉考試的有1400多人,其中進士、舉人319人。王娥(袁)語文考砸了,楊廷弼是武學尖子。

名著,古為今用。歷史上,該縣文人墨客作品較多,據不完全統計,約有301種。由於社會時代的限制,這些作品具有很強的階級性。有很多作品宣揚對君主的忠誠,為封建統治階級樹碑立傳,但也有很多對勞動人民苦難的同情和吶喊。如:封人請見(論法,八百)、治河種菜(潘明紀訓)、下令屠牛文、催租吏、座右銘等。

過去有24個景點。勤勞智慧的蘭考人民不僅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歷史,還留下了無數珍貴的名勝古跡。但由於歷史久遠,很多名勝古跡都被河水淹沒,昔日的恢弘蕩然無存,只留下壹個空名或美談流傳下來,被後人稱頌和懷念。最著名的是三景二十四景:楊瀾八景是琴臺柳巖、馬蹄漁歌、白山木刻歌、寒陵小月、黃河故跡、東昏廢城、留侯遺墓、陳平古寺;宜豐八景為文婧舊居、琉璃神井、金花女營、桂城小月、苦楝、挖泥落雁、慶嶺柴鳴、黃渡漁歌;考城八景是蒙泰夕陽紅、仙景、秋風、李廟雨露、屋檐、梁村曲水、古道柳煙、沁河桃波。

遺跡難覓,典故長存。蘭考縣歷史遺跡眾多,大部分已無跡可尋,但留下了有趣的典故,至今難忘。比較著名的古跡有:請見亭、莊周故裏、杜毅橋、丁崗康王廟、老君堂、通亞城、白毛崗、豹子陵、尖陵等。蘭考,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上,這裏孕育和造就了許多為中華民族繁榮昌盛做出重要貢獻的優秀人才。比如:池、、、、張士祿、王、劉達摩、張儀、王娥、張百行、梁雲、勾踐、楊廷弼、蔡沫、韓幹、張羽、姜夔、戴勝等。,而且還有更有名的人物是在蘭考當官的,去過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