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領導:領導者確立組織的統壹目的和方向。他們應該創造和維護壹個內部環境,使員工能夠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
3.全員參與:各級人員是組織的基礎。只有他們充分參與,他們的才能才能有益於本組織。
4.過程方法:將相關的活動和資源作為過程來管理,可以更有效地獲得預期的結果。
5.系統化管理方法: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壹個系統來識別、理解和管理,有助於組織實現其目標效率和有效性。
6.持續改進:組織整體績效的持續改進應該是組織永恒的目標。
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有效的決策建立在數據和信息分析的基礎上。
8.互惠互利的供應商關系:組織與其供應商是相互依存的,互惠互利的關系可以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
擴展數據:
質量管理的基本要素:
1,人力人:員工是企業壹切質量運營和活動的執行者。
2.設備:機器、設備和夾具是生產現場的利器。
3.材料?材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材料的質量往往是現場質量異常的主要原因。
4.方法?方法:企業文化、經營原則、技術手段、標準和規範構成了企業的“訣竅”,也是在同行競爭中取勝的法寶。
5.測量度量:被測量的對象、壹致的測量單位、可靠的測量方法和測量的準確度。
6.環境:外部競爭和生存環境;內部工作環境、工作場所和氛圍。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質量管理八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