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破壞了重慶渣子洞和白公館景區。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渣子洞、白公館(含松林坡、梅園景區)因暴雨受損,已達到有限開放條件。因此,從2008年7月17日起,渣子洞、白公館(含松林坡景區)每天限遊客8000人。
煤渣洞穴
渣子洞,位於重慶郊區歌樂山腳下,三面環山,地勢隱蔽。原為人工采煤的小煤礦,故以渣多煤少而得名。1938年被國民黨特務機關改造成秘密監獄,關押和迫害革命者,其中包括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
經過“六壹”大逮捕案、“小革命”案、“前進報”案和四川上下三次失敗的武裝起義,在這裏被捕的革命黨人有300多人。1949 165438+10月27日,國民黨特務在逃亡前夕策劃了壹場震驚中外的大屠殺,只有15人逃脫。有以此為基礎的《火中永生》、《紅巖》、《江姐》等文藝作品。
尊重那些為人民追求正義、犧牲生命的革命家、共產黨員。這就是浸透了先烈思想和熱血的“獄中八條”。現在的意義不亞於當時,應該算是幹部道德修養和反腐倡廉的生動教材。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淩雲路歌樂山烈士陵園附近
開放時間:09:00-16:30。
門票:免費。
交通指南
乘坐232路、232路公交車到映山紅站下車,乘坐209路、215路公交車。, 232, 232, 234, 237, 248, 248, 501;503、504、805路在東華醫院站下車。
白公館
白公館原是四川大軍閥白居易的別墅。1938年被國民黨特務機關用作關押政治犯的秘密監獄。著名小說《紅巖》以此為藍本,真實再現了殘酷恐怖的監禁生活和革命者的革命信念。
白公館位於重慶沙坪壩郊區。解放前是國民黨的秘密監獄。監獄背靠歌樂山,四周高墻密布,電網密布,墻外的制高點上有崗亭和碉堡。大門常年緊閉,只在側面開了壹個小門與外界溝通。監獄裏有20間牢房。抗日愛國將領黃先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君石、愛國人士廖承誌、黨員宋綺雲、徐林霞和他們的小兒子“小蘿蔔頭”都曾被囚禁在這裏。1943中美特種技術合作研究所成立後,白公館改為招待所,其關押人員移至附近渣土洞。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壯誌路致富三村63號
開放時間:8:30-17:00。
門票:免費。
交通指南:從渣滓洞步行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