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雲南篇章,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作為雲南首家技師學院,學院立足雲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譜寫雲南篇章貢獻力量。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德性,實現道德理想,個人發展靠“精藝”。把“德”和“術”納入校訓,就是要告誡師生,要有道德,要有修德,要虛懷若谷,要關註職業發展之路,要掌握技術,要鉆研技術,要鍛造技能,要融合百家之長,才能屹立於天地之間,成就輝煌的人生。
校風:
崇尚道德和技術,追求卓越
解釋:
“奉獻”:老子《道德經》說“修身為真”;《商·周樹·蜀吾誠》“我信義,我崇德,我弓我拱,治天下”;《禮記》講的是“尊賢敬德”。“崇”即崇尚,“德”即道德、德性。“敬業”是指崇尚賢德之人、高尚之德。“奉獻”既是立人之本,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
《尚書》:崇尚技藝。“尚”是尊重。“技術”是指技術、技巧、技藝。它提倡學生尊重技能,掌握高超技能。
“崇尚道德、尊重技術、追求卓越”既是學院60年發展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穩定而長遠的理想信念。它不僅要求我們信念執著、意誌堅強、艱苦奮鬥、自強不息、自信自強,而且要求我們艱苦奮鬥、開拓創新、奮發圖強。倡導師生向品德高尚的人學習,熱愛自己的專業和技術,敢為人先,不斷創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