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禦覽》(卷156)引引自、晉:“劉備曾遣諸葛亮入京,見秣陵山之丘,嘆曰:‘山中有龍,虎舍有石’”。
“龍盤虎”描述了南京的雄偉地形。南京,古稱金陵,又稱建業、建康,是六朝古都。所謂“六朝”,就是三國的吳、東晉前後的六朝,南朝的宋、齊、梁、陳。
宋代張敦頤編撰的《六朝誌怪》對金陵的名勝、城門、城樓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和考察,還引用了諸葛亮關於金陵地形的兩句原話:“中盤,石居。”
鐘府,即中山,又名紫金山,在今南京東郊。石城,又名石頭,或石城。金陵和石城,其實早就合並成壹個南京城了。所以南京除了金陵、建鄴的古稱,還有壹個別名叫石頭城。
晉代文學家左思的《五度賦》中有壹句話:“榮車比石城利”。原註曰:“石城在建業之西,近江。”另註:“石頭城內有金庫,有軍事儲備,所以說石頭城內的軍車(軍車)比較豐富。”可見當時的石城離金陵很近,但卻是兩個獨立的城市。
金陵東面是延綿如世界巨龍的鐘山,西面是巍然屹立、虎視眈眈的石城。這就是所謂的“龍蟠虎踞”或“虎踞龍蟠”。
擴展數據:
南京屬於寧鎮揚丘陵區,以低山緩丘為主。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占4.3%,丘陵占53%,平原、窪地、河湖占39.2%。
江北的寧鎮山脈和嶗山貫穿城市的中部。南部有橫山和東麓山,位於秦淮河流域丘陵地帶的南界。南京的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形成正的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km,中部東西寬50-70km,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km。南部是由低山、丘陵、河谷平原、湖濱平原和沿江河流組成的地貌綜合體。
百度百科-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