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傳感器的外插線有三根,其中兩根是電源線,壹根是信號線;磁電式傳感器的外部插頭線有兩條,都是信號線。
2、分工的區別:
電磁傳感器是壹種“主動”傳感器,需要外接電源;磁電式傳感器是壹種“無源”傳感器,不需要外接電源。
3、工作原理的區別:
磁電式傳感器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輸入的運動速度轉化為感應電勢輸出的傳感器,可以將被測物體的機械能轉化為易於測量的電信號,無需輔助電源。
電磁傳感器基於霍爾效應原理。在洛侖茲力的作用下,偏置電流I的電子流通過霍爾半導體時向壹側偏移,使芯片產生CD方向的電位差和霍爾電壓。它需要壹個輔助電源才能正常工作。
擴展數據:
磁電感應傳感器由兩個基本組件組成:
1,產生恒定DC磁場的磁路系統,為了減小傳感器的體積,壹般采用永磁體;
2.線圈,它與磁場中的磁通量相聯系,產生感應電動勢。
感應電動勢與磁通量的變化率或線圈與磁場的相對運動速度成正比,所以兩者之間必然存在相對運動。作為運動部件,可以是線圈,也可以是永磁體。因此,必須合理選擇它們的結構形式、材料和結構尺寸,以滿足傳感器的基本性能要求。
二、電磁傳感器采用電磁感應的原理來達到測速的目的。它具有輸出信號大、抗幹擾性能好、無需外接電源、可在煙霧、油氣、水汽等惡劣環境中使用等優點。
當測速齒輪轉動引起磁隙變化時,探頭線圈中產生感應電動勢,其大小與轉速有關。轉速越高,輸出電壓越高,輸出頻率與轉速成正比。轉速進壹步增加,磁路損耗增加,並且輸出電勢已經飽和。轉速過高時,磁路損耗加劇,電位急劇下降。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磁電傳感器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電磁傳感器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