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奮鬥vs安逸
其實關於選擇“大床”和“小鎮屋”最大的沖突就是要奮鬥還是要舒服。有人說奮鬥的日子不要選擇安逸,要為夢想而奮鬥,大城市為奮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機會,更廣的人脈,更高的眼界。但又有人說,大城市確實有很多成功的機會,但很有可能不是妳的機會。妳只是壹個分母。正如節目中所說,只有壹千個和壹萬個肖驍能成功。妳真的以為自己是萬裏挑壹嗎?
02精彩vs壓力
幾年前的那個節目裏,顏如晶說大城市比小城市更精彩。它是多元的,這裏的世界五彩繽紛,百花齊放,在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顏如晶舉例說,“在大城市,我可以躺在家裏叫外賣。即使我沒有多少錢,我也可以用我的壹點錢買到小鎮上沒有的美味。”。當然現在小城鎮外賣也開始流行了,但是總有壹些東西是大城市小城鎮沒有的。妳見過小城鎮的名牌商場,正宗西餐,汽車,各種藝術展覽嗎?大城市真的會豐富妳的生活,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這時有人說,妳不能在夢裏看到那些高端的東西——俊男美女拿著名牌包,穿著得體,坐在高檔餐廳喝紅酒,談論藝術場景,因為這不是常態,這是上流社會的生活,妳必須認清妳不屬於這裏。這裏的生活沒有妳想的那麽美好。況且大城市的競爭如此激烈,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壓力和欲望。正如高所說,他身邊太多的人都充滿了欲望。他害怕被他們強烈的欲望所利用,同時又無法說服他們不要有欲望,所以他選擇逃避。
03寬容vs溫情
有人說,大城市包容,擁擠,沒有人會太在意另壹個人。比如現在雖然很多人不歧視同性戀,但在小城市還是不能接受。在很多人眼裏,同性戀還是不壹樣的,但是在大城市,那些忙得脫不開身的人是不會關註妳是不是同性戀的。這也導致了人們距離感更強的現實。人會有更多的自由空間,不會被另壹半和還沒見過面的孩子打招呼。這時有人說,小城的家庭和親人很溫暖,雖然散漫。當妳回到家,妳看到的不僅僅是壹張冰冷的床,而是壹個溫暖的房間和家人溫暖的笑臉。這就是生活的美好。
但是,這些主流思想並不能代表全部,有些人是被忽略的。
有壹群人,年紀不大,卻真心想追求穩定。他們只想有壹個穩定的家,在小鎮工作,享受穩定的生活。還有壹批人想去大城市,只是為了開闊眼界,過上比小城鎮更好的生活,去體驗。他們沒有野心,不求所謂的“成功”。大城市真的容不下佛教嗎?
這樣壹個多樣化的世界怎麽能容納不下多樣化的思想呢?
所以,如果妳真的喜歡壹個小鎮,就不要被潮流價值觀所左右。那些所謂的“奮鬥”“夢想”都不是妳想要的。選個小鎮吧!
如果妳想要更好的生活,卻不在乎成功,那就更沒必要去奮鬥了,因為那些所謂的壓力都不在妳的考慮範圍內,大城市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野心的。
最後,我的想法是:在大城市做壹個佛系青年,因為我覺得精神生活是不可忽視的,這也正是小城市所缺乏的。無論如何,我覺得大城市的基本物質生活是可以保障的。也許這壹刻妳會說我很可笑,是個真正的理想主義者。歡迎交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