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經濟開發區規劃提出建設“壹核三極壹廊三帶”的大喀什組團式空間結構。壹核指喀什市,三極指經濟特區、疏勒市、疏附市。壹帶是指城市功能和產業發展的走廊,三帶是北部生態緩沖區、中部生態休閑區和南部生態涵養區。
喀什是典型的沙漠與戈壁交界處的綠洲城市,生態環境特殊而脆弱,尤其是水資源,是經濟發展的首要因素。規劃中提出,構建可持續的城市生態安全格局,重點控制水源保護區、生態緩沖區等生態敏感區域。通過防護林和低密度建設,保證了生態環境,也滿足了用地的選擇。尤其值得註意的是,規劃還提出“劃定城市增長邊界和生態控制線。”充分證明了喀什對當地生態保護的重視和決心,也將在喀什的建設中得到充分體現。
據悉,產業發展將以第三產業和第二產業為重點,壹方面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另壹方面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形成產業集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二三產業互動發展格局。
現代服務業重點發展國際貿易、現代物流、創新金融、旅遊會展和文化創意產業。制造業重點發展輕加工和先進制造。通過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具有喀什特色的輕工加工制造業。通過技術引進和高新技術孵化,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
國務院批準的喀什經濟開發區建設面積50平方公裏,其中喀什地區40平方公裏,伊爾格石灘口岸10平方公裏。在這片50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經濟開發區的布局按照“產城互動的空間發展模式、交通樞紐的組合效能、生態保護與經濟開發區建設的協調發展、建設高效的現代低碳工業園區”的思路,形成了“兩片、兩軸、三中心、十板塊”的總體布局結構。
兩大區域分別是喀什機場周邊區域和喀什新城東區。這兩條軸線分別是北部產業發展軸和南部產業互動軸。三個中心分別是北部保稅物流核心、北部工商業服務核心、新城東側國際商業金融核心。此外,十大功能板塊還包括:鐵路保稅區、空港北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輕工加工制造產業園、戰略性新能源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商貿及工業服務區、國際中央商務區、綜合配套服務區、商務R&D功能區。
其中,北部片區將主要布局鐵路保稅區、空港北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輕工加工制造產業園、戰略性新能源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商貿及工業服務區。南區主要由國際中央商務區、綜合配套服務區和商務R&D功能區組成。
目前,喀什經濟開發區啟動區建設已經開始。包括“壹城壹園”,各占地5平方公裏,其中“壹城”即“喀什新城”,將建在喀什東部,根據規劃重點建設商貿、國際金融、免稅購物、文化創意、科技研發、信息咨詢等產業;“壹園”是喀什經濟開發區的工業園區,是喀什經濟開發區的核心區。將建設在喀什北部以機場為中心的5平方公裏區域內,重點發展保稅物流、出口加工、輕工制造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