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不足是怕冷最常見的原因。
壹般來說,這類怕冷的人多屬於體內陽氣不足。中醫認為,氣對人體有溫溫的作用。如果體內陽氣不足,這種溫煦溫暖的作用就會減弱,人就會產生怕冷的感覺。
為什麽體內陽氣不足?總結起來不外乎兩點:或者因為先天不足,從出生開始體質就比壹般人差;或者由於後天營養不良,體內陽氣過度受損。比如有的人喜歡運動,壹年四季,不管什麽季節,只要活動,就得大汗淋漓,大汗淋漓,才能感到舒服。其實並不是。適度運動後出汗是皮膚表面血液循環和毛孔張開的正常反應。但如果經常大汗淋漓,尤其是秋冬季節,正是陽氣要收斂藏的時候,出汗過多肯定會損傷人體的陽氣。雖然生命在於運動,但也要講求壹個“度”。大量數據表明,很多長壽老人平時鍛煉不多,大多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慢節奏生活。這也是中國歷代養生專家非常強調的壹點——運動,但不要輕舉妄動,也不要過度運動。
那麽,有哪些食物可以補充人體的陽氣呢?羊肉、牛肉、蓮子、山藥、大棗、焦糖、蜂蜜、扁豆、糯米都是不錯的選擇。
受風著涼也是怕冷的常見原因。
但這種怕冷往往伴有發熱,且有明顯的受涼史,發病較突然。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天氣突然降溫,沒有及時添衣;室內溫度很高,室外溫度很低,室內外溫差很大;身上汗流浹背,突然脫了衣服;洗澡的時候,水稍微涼了壹點,我凍得直哆嗦...結果感冒發燒,身體發冷。好像不管我穿多少,蓋多少,問題都會解決。這是典型的著涼引起的怕冷。
為什麽人受風感冒後會感到怕冷?中醫認為,我們每個人的表面都有壹層正氣,起著保護和防禦的作用。正常情況下可以阻擋各種外邪的入侵。但當正氣的保護和防禦減弱或外邪太強時,邪氣就會侵入人體,這時人就會生病。以受風感冒為例,風寒邪氣侵入人體後,體表正氣與之相鬥,善惡之爭達到“白熱化”的程度,人體就會出現體溫升高。同時,由於體表正氣被調動起來驅邪,對體表起保護和防禦作用的正氣數量明顯減少。這時,人體會感到怕冷。
既然受風著涼是怕冷的根本原因,那麽除了註意多穿衣服,加強保暖之外,還要趕緊用姜、蔥根、紅糖燒開水,趁熱喝。寒冷壹消失,對寒冷的恐懼自然會減輕。
肝氣不適也是怕冷的常見原因。
這種情況多見於女性。中醫認為,肝主氣機,在氣機的運行中起著引導和暢通的作用。如果經常生氣、抑郁,會阻礙人體氣機的運行。人體的氣都堆積在壹個地方,不能均勻分布在全身,所以體表缺少了氣的溫煦和溫暖,人體就會產生怕冷的感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女性比壹般人更怕冷。結果我以為自己是陽虛,補了壹下。但事實上,結果並不完全如預期。究其原因,這種怕冷的根本原因在於肝氣郁結不適,而不是體內陽氣不足。我曾經遇到過壹個四十多歲的女人。她平時穿的衣服比周圍人都多,夏天從來不敢開空調。然而,她總是覺得怕冷。進補沒少吃,可怕的感冒壹點都沒減輕。原來這個女人脾氣很大,總是生悶氣。時間長了,氣滯,陽氣失於運化,畏寒就不可避免了。可見,心情會直接影響壹個人的健康。
對於肝氣不適的人,除了要學會思想上解放,心理上變得樂觀外,還可以用白梅花、玫瑰花、橘葉、陳皮等泡水代替茶葉來調理自己的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