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是信息產業的“糧食”,加強集成電路自主技術的研發是各國爭奪產業制高點的必備手段。縱觀全球,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地區,都在不斷加強技術研發能力,推動集成電路產業持續快速發展。作為信息技術的核心技術,產業和市場的快速發展對我國集成電路技術的研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國內R&D力量分散在工業和科研領域,投入相對較少,沒有適合集成電路產業R&D的體制和運行機制,無法發揮集聚效應,真正形成開放的R&D平臺,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國家領導人壹直非常重視自主技術的研發。國務院51號文件《關於進壹步完善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政策的批復》明確指出:“國家支持設立1至2個產學研結合的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在這種背景下,剛滿30歲的趙宇航承擔了籌建上海集成電路R&D中心的主要任務。趙宇航畢業於復旦大學,65438-0997經濟學碩士,有良好的科技背景。65438年6月至0997年7月,加入上海市信息辦,負責戰略與規劃研究;1999 1加入華虹集團,先後擔任市場部、技術中心副總監。壹直致力於上海信息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戰略的研究,主要參與的上海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獲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壹等獎1999。還參與了《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基地規劃》等重大項目的研究起草。五年多的信息技術和集成電路行業從業經歷,使他對集成電路技術和產業發展有著深入的思考和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作為上海集成電路R&D中心的主要建設者和運營管理者,他積極探索壹條符合時代要求和中國特色的技術R&D之路。在市政府的直接關心和大力支持下,上海集成電路R&D中心於2002年2月9日正式成立。上海集成電路R&D中心由華虹集團、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貝嶺、上海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是國內首家企業化運作、產學研結合、多元化投資的新型集成電路R&D機構。它的成立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註。信息產業部副部長茍評價說:“在政府的支持下,上海集成電路R&D中心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建立了壹個開放的R&D平臺,開創了壹種新的模式,這是壹個非常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