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南的爐鈞工藝始於深南陸家第二代藝人盧天恩。這是壹種不同於景德鎮窯鈞瓷的高溫鈞瓷燒制工藝。俗話說“十窯九衰”,過程非常艱難。當時金老先生從老壹輩鈞瓷藝人那裏繼承的技術配方比較簡單。經過老先生多年的反復實驗,爐君的配方比例趨於穩定。這項技術轉讓給金曉彤時,他對現有的技術成果並不滿意。結合現代生產條件和技術手段,牢牢把握鈞瓷窯變獨特的藝術特點,發展成為全新的窯變爐鈞花釉工藝,為鈞瓷藝術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分支。作為鈞瓷之鄉有影響的鈞瓷藝術家,金曉桐在30多年的學習探索實踐中,繼承和吸收了傳統鈞瓷文化藝術的精華,不斷進行藝術創新和發展。
談及鈞瓷的文化傳統和未來發展方向,金曉彤先生表示:鈞瓷的傳統文化是鈞瓷文化的根和基礎,鈞瓷的發展必須珍惜和尊重這壹基礎。只有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美化人民生活,豐富鈞瓷文化內涵,鈞瓷這門千年藝術才能煥發新的光彩。長期以來,金曉桐先生堅持用手工制坯工藝制作自己的作品,用鈞瓷燒木工藝燒制自己的作品,采用新的藝術理念創作自己的作品。把鈞瓷窯變藝術的欣賞作為與鈞瓷愛好者互動的重點,在創作理念和技法的基礎上,牢牢把握“窯變藝術是鈞瓷藝術的靈魂”這壹根本原則,為鈞瓷註入新的活力,就更加難能可貴。鈞瓷窯變的神奇藝術成就了鈞瓷在當代陶瓷藝術中的重要地位,金二代藝術家幾十年的學習和研究積累,將使這壹具有千年歷史的藝術瑰寶永放光芒。
作為金家鈞窯的技術傳承人,金曉桐從14歲開始就跟隨父親學習鈞瓷小爐燒制技術。從1980到蔚縣鈞瓷藝術廠後,師從文先生燒制鈞瓷。65438-0984參加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河南省陶瓷造型設計培訓班。此後,恩人許國楨先生極力推薦他進入蔚縣鈞瓷二廠實驗室擔任設計師,跟隨邢、文、文國禮等名師從事鈞瓷造型的雕刻和設計工作。1989年冬,隨父金創建劉山窯藝術研究室,任造型設計師、制作技師、工藝師。從1992到1998,金曉彤先生的作品在香港、大阪、紐約的博物館展出。從2001開始,金曉彤先生獨立運營金家鈞窯,出任總經理,走上了鈞瓷創作、研發、工藝研究的道路。經過多年的學習和探索,從摸索到發展,他逐漸成熟。雖然困難、挫折甚至艱辛此起彼伏,但他帶著永不放棄的執著精神壹路走來。正是這種執著的精神,使金曉桐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和理論基礎,成長為壹名技藝超群、全面發展的鈞瓷藝術家。
作為鈞瓷的本土傳人,他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讓古老的鈞瓷文化煥發出新的光彩。金孝通先生的鈞瓷作品是窯變釉與陶瓷造型的完美結合,以釉色艷麗、造型典雅著稱。金曉桐的作品釉色豐富。鈞瓷窯在高溫和還原性氣氛的特殊作用下,具有壹定流動性的豐潤釉在陶瓷器皿表面熔化流動,窯變各種線條。這種紋路和鈞釉的釉色在還原的氛圍中產生出各種奇妙的色彩相得益彰,形成的神奇畫面猶如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