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安家》匆匆結束,為什麽“壞人”沒有受到懲罰?

《安家》匆匆結束,為什麽“壞人”沒有受到懲罰?

這其實就是虎頭蛇尾,高開低走的結果。導演和編劇把劇情和結局處理成了兩種不同的風格,大家看著很別扭。

封閉的情節,但必須設定壹個開放的結局。按照開放式結局,安家沒有真正的壞人,只是現實生活中壹堆不討人喜歡的人。

但是劇情要封閉,就是壹切都是以主角(方、、安)的視角來看,所以我們看到的鏡頭語言是單壹的。主角們認為對的,鏡頭會審美化,主角們不喜歡的,鏡頭會激烈貶低。

這種劇情沖突和角色呈現是簡單的二元性。觀眾其實壹直都是跟著導演編劇的審美走的。他們看到壞人就牙根癢癢,看到好人就鼻涕眼淚不停流。

結果妳挑起了妳的情緒,卻沒有讓人覺得是日本人,讓大家對結局不滿。說白了就是對導演對編劇的處理不滿而已。

這些所謂的壞人,自私,貪婪,利己,沒有聖母情懷,只是站在主角的角度。這些人太“不符合審美”了,但主角們所堅持的“審美”並不是人類社會的普世價值。如果妳願意設身處地,站在這些所謂的“壞人”的角度去看,答案就完全不壹樣了。

比如,徐文長恨了徐有道壹輩子。在他童年的記憶中,這是壹個大惡魔,他殺死了自己的母親,然後把小三接進了自己的家,使他成為了壹個“孤兒”。

可是為什麽許有道會說“他不理解也原諒我”?看起來徐文長對他的仇恨實際上是被誤解了,但觀眾可以從前面的52集看出這只是渣男的辯護。

如果我們在現實中思考這件事,徐文長的童年記憶是完全封閉和自我固定的。他只看到跳樓的母親和冷漠的父親。這完全是以孩子的視角構建的記憶視頻。

徐文長從來沒有從“夫妻”的角度來看待父母之間的關系以及這場悲劇的根源。也許從徐有道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是另壹個版本,比徐文長的兒童視野更完整。

潘貴玉的《邪》也是如此。在房間的記憶裏,全是潘貴玉對自己的虐待和剝削,以及對自己無節制的傷害。

從房間的角度,我們感知到潘貴玉恨她,她恨奪走她的壹切,把她打下十八層地獄。

但潘貴玉在和方家棟談話時,坦承只有這個家裏的房間才是可靠的,除了她,誰都拿不到壹分錢。而她是整個家庭的頂梁柱。她就像壹位將軍和壹位總理。房內如錦緞,在外鬥來鬥去,擴張地盤,而她在後方安排家務,維持全家的統治。

如果不是我們洗劫了房子,這個家庭早就崩潰了。在田軍家和其他幾個孩子都是垃圾零食的時候,只有她壹個人去當反派,像個訪客壹樣坐在門口嗑瓜子,讓所有人都不好意思。這壹切都是為了家庭。

自始至終,潘貴玉的生活都是艱辛而貧窮的。如果她真的為自己吸血,用劇情裏漂亮房間給的錢,她也能過上主人的生活。

她向方如錦要的錢,用來維持這個失敗者的家庭。

至於其他反派,翟小蕓不是欣欣就是老閻的媳婦。如果換壹個角度的鏡頭處理,也許能看到更多的真實和無奈,而不是這種全是私貨的商品,在主角光環掩蓋了壹切之後,世界上就只剩下好壞二元論可以安身立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