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元末義軍中的張士誠和陳友諒的個人出身和成長過程是怎樣的?妳是如何最終退出歷史舞臺的?

元末義軍中的張士誠和陳友諒的個人出身和成長過程是怎樣的?妳是如何最終退出歷史舞臺的?

張士誠(1):元末泰州白駒場(今江蘇省大豐市西南白駒)人,小名九思,鹽商出身,漢族。鄭錚十三年(1353),他和他的兄弟石壹、石德、石新、李伯生率領丁彥抗擊元,攻占泰州、興化、高郵。次年正月,在高郵稱成王,建國日為周,改元日。高郵壹度被元軍包圍,後來因為都督、丞相脫不開身臨陣退縮而被降職。元軍大亂,他乘勢出擊,大獲全勝。十五年,通州(今江蘇南通)渡江南下進攻。次年年初,攻占常熟、平江(今江蘇蘇州)、松江、常州等地,定都平江。隨後,他與朱元璋的軍隊開戰。十七年,被朱元璋的軍隊打敗。他投降了元朝,被封為邱。此後成為浙西壹大勢力,多次運糧援京。二十三年,出兵攻安豐(今安徽壽縣),趕走劉福通、韓林兒,自稱吳王。二十七年,平江被朱元璋大軍攻下,攻陷應天(今江蘇南京)。被朱元璋俘虜後,上吊身亡。2陳友諒:陳友諒(1320 ~ 1363),中國元末達汗政權的創始人。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加入徐壽輝、鄒普生、倪文俊等人領導的紅巾軍,晉升為元帥。元十七年(1357),陳友諒攻殺倪文俊。十九年,殺田灣將軍趙普生,挾持徐守慧為人質,自稱漢王。次年五月,殺了徐壽輝,自立為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改變了仁義。此後,在繼續抗元戰爭的同時,軍事重點放在了對鄰國朱元璋的戰爭上。大漢將士多屬舊族,對陳友諒篡權奪位深感不滿。戰爭中,他們紛紛投奔朱,致使陳友諒接連敗北。二十三年八月,陳友諒在鄱陽湖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