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便於規範購買行為。政府采購行為是否規範不僅影響政府采購公開招標的公平性,還直接影響政府的形象,甚至涉及招標采購服務的質量,關系到國計民生。公開招標采購,工作程序比較規範。招標前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公示,公開發售標書,可以盡可能擴大和保護供應商的知情權,調動更多的供應商參與競爭,使合格的供應商充分競爭;公開開標時,最大限度地增強了保密性,讓所有參與投標的供應商在同壹“起跑線”上比價,相對保證了公平性;開標後的公開招標,不僅公開宣布所有投標人的投標價格,而且固定供應商的報價,杜絕了“暗箱”調報價的現象;評標時,評委綜合評價,統壹選擇投標候選人,克服了個人說了算的問題。壹系列規範的程序使得招標工作更加嚴謹、更加科學、相對公平,這也是政府采購公開招標獲得壹致認同的主要原因。
3.便於規範供應商的表現。將公開招標文件和合同主要條款同時出售給供應商,讓供應商在充分理解和認同招標服務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報價,既能增強供應商做出實質性響應的能力,又能有效規範供應商的履約行為。招標後簽訂合同時,除了就采購中的商務要求和付款方式簽訂書面協議外,還在收取壹定數額履約保證金的基礎上,通過法律形式固定供應商的各種承諾,以約束供應商按照投標價格進行商務運作,保證采購質量的要求。
4.便於公眾監督。除公證部門、監察紀檢部門、金融監督管理部門直接參與外,用戶單位、社會新聞媒體、工商、價格和技術監督部門也可配合監管,督促買賣雙方依法經營。這使得政府采購活動在“陽光”下公開,消除了“暗箱操作”的條件。
5、容易省錢。公開招標最大的好處在於議價采購,采購的商品物有所值。根據市場的運行規律分析,主要從三個方面體現節約:壹是招標采購壹般屬於大批量采購,往往能得到廠家的優惠;第二,政府采購招標是以合同形式的固定支付方式,不用擔心拖欠。即使有時候分期付款,也很謹慎。供應商本身不用交錢,可以降低投資成本,所以應該得到供貨的優惠價格。第三,為了中標,所有商家只要能薄利多銷,都會想盡辦法降低產品成本,降低勞動力價格,提供更好的服務條件來贏得競爭優勢。實踐證明,政府招標采購的節約率普遍高於其他采購形式。
6.以上是公開招標的優點,缺點是:采購文本的編寫比較復雜,不容易綜合考慮。有時,全體會議不暢會使采購方或供應商陷入尷尬境地,甚至導致招標失敗。招標程序復雜,耗時長。壹旦投標失敗,至少要浪費壹個月的時間。